|
|
|
|
2023-08-25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公募基金再掀“自购潮” |
89家公募净申购旗下权益产品超90亿元 |
作者:
■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226 |
|
|
|
|
|
|
自8月21日起,多家公募基金再掀“自购潮”,纷纷发布自购公告,用“真金白银”看好A股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国泰基金、华商基金等在内的17家公募基金公司已发布自购公告,合计自购金额超10亿元。 多数自购旗下权益产品 自购通常是基金公司的常规动作,而自购旗下主动权益产品或许更有“指导”意义。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89家基金公司合计净申购旗下权益产品超90亿元。 而此次密集自购是继2022年10月来的首次,多家公募基金公告中提及,此次自购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本着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 其中,易方达基金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将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华夏基金则在公告中提及,该笔固有资金将自购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中欧基金表示,该笔不低于5000万元的固有资金将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及基金中基金(FOF)。 值得一提的是,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公告将在当天买入;富国基金、南方基金还承诺至少持有1年以上。 对于基金公司自购基金的选择,华宝证券统计显示,随着市场敏感度的提高,通过自购潮展现了一定的择时能力;行业研判能力上,对投资赛道具备突出的选择能力,同时赛道多以1年维度为景气度维持时间;相对择优能力上,多数被自购基金在自购潮后一定时期内获得了亮眼的收益率。 除公募基金之外,多家券商也积极官宣自购旗下权益产品。 中信证券公告称,运用自有资金合计1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和混合类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国泰君安资管也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与广大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公司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合计2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 招商资管也发布公告,将于近期使用自有资金申购旗下参公运作集合计划,拟申购金额合计2000万元,持有时间不少于6个月。截至目前,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旗下参公运作集合计划已逾5000万元。本次跟投完成后,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旗下参公运作集合计划将逾7000万元。 引导头部公募发展权益类基金 近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集中回应了近期市场关注的多个问题。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 中金公司认为: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将促进公募基金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自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完成修订后,公募基金迎来制度突破式的发展机遇,自2013年至2023年上半年末,公募基金行业资产净值规模从2.62万亿元增长至27.1万亿元,年化复合增速高达24.9%。其中,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规模从1.7万亿元增长至6.9万亿元,年化复合增速14.2%。 不难发现,公募“自购潮”的掀起,也在顺应着监管层的引导。同时,基金管理人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与持有人实现利益共绑,借此向投资者传递信心。 数据显示,对比海外市场,我国公募基金权益类占比仍有提升空间。2018年,在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下,权益市场吸引力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逐步回升,从2018年的17%提升至2023年年中的25.2%。当前,美国共同基金及ETF中股票型基金占比约60%。 中金公司对此表示,此次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提升公募基金总量,优化公募基金产品结构,有助于加大中长期权益类产品的供给力度,带动居民财富通过公募基金等资管产品入市,提高市场增量资金规模,推动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红利释放。 “自购潮”提振市场信心 业内人士认为,“自购潮”将促进资本市场的信心恢复、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嘉实基金表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汇聚了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优质企业与资产,这些企业、资产不论是隐含的经济增长预期还是估值都处于历史比较极端的位置,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有机会看到更多产业级别的投资机会。 今年以来,经济进入复苏周期,资本市场呈现震荡走势,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表示,看好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态势,A股目前处于多周期共振的底部区域,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都是极佳的入场时点,中长期上行空间和胜率非常可观。 中欧基金指出:当前资本市场估值、情绪、投资者行为也呈现较多偏底部特征,结合宏观基本面在政策逆周期调节后的自发波浪式修复,中期有望持续向好。 中欧基金还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且落地效果逐步显现。公募基金公司“一手担两边”,一边连接着居民财富管理,一边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专业投资者,公募基金公司理应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转型,并以实际行动践行专业投资者的责任担当。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主体,公募基金需要在当下关键时点,充分发挥长期积淀的深度研究驱动的基本面投资优势,尤其是在全面注册制下,做好具有高成长空间、高质量转型升级产业和公司的价值发现。为投资者布局、把握优质投资机会同时,更好地促进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回报之间的良性循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