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8-22
2023-08-2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不妨理性看待“史上最贵暑期档”

作者: ■孔德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40

    继“最贵春节档”之后,又迎来了“最贵暑期档”。今年的暑期档即将接近尾声,观众对“高票价”的异议贯穿其中,“为什么现在电影票这么贵”还一度出现在微博热搜。许多观众表示曾经常见的19.9元电影票在这个暑期几乎绝迹,低则三四十元,高则七八十元的票价成为主流,一家三口看一场电影动辄要花掉一两百元。
    应该看到,电影票价上涨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而成的,包括成本问题、供求关系以及通胀因素等。在“最贵暑期档”这个问题上,需要我们理性看待。
    从显性因素来看,今年暑期档的电影片长普遍较长,有些甚至超过了170分钟。这导致影院能够安排的场次减少,上座率也有所下降。在租金等成本难以减少的情况下,影院为了维持盈利,选择提高票价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
    其次,票价的上涨并不完全是由影院单方面提价所致。片方和发行方根据电影制作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与影院院线达成最低结算价。一些热门档期和具有良好口碑的电影大幅增加了最低票价,这也直接促使了影院票价的上涨。
    除了最低结算价,一张电影票的票价构成还包括影院服务费和平台服务费。但许多观众注意到,电影票上单独列出的“服务费”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多为3-5元,部分低线级城市甚至出现了超过20元,还有一些影院额外收取1-2元的检票费。
    诚然,一些影院可能会对IMAX、杜比等高规格、高硬件的特殊影厅和优选区座位收取额外的服务费用,这部分定价权掌握在影院手中。然而,业界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服务费不得超过总票价的10%,上述情况中很多都超过了这一限制。对于随意提价,或许影院有自己的难处和考量,比如应对疫情对影院造成的资金流冲击,但当不少观众对此感到不适时,影院还是应该有所聆听和回应,用实际行动来平衡经营和消费者利益的关系。
    例如,影院一方面可以透明地公示服务费的具体构成和收费标准,确保观众对票价形成合理的预期;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平台方的协商,以合理分配和控制平台服务费的比例,避免过高的收费对观众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同时,影院也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加舒适的座椅、更好的音响设备、优质的售票服务等,为观众营造更好的观影体验,让观众感到物有所值,增加对服务费的认可度。
    最重要的是,影院应该倾听观众的声音,关注观众的意见,树立良好的消费者关系。这也要求影院在服务费设定和票价提升方面需要更加审慎和透明,平衡经营和观众利益。通过合理的定价、到位的服务和对观众意见的积极回应,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尽管票价上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我们仍然需要关注观众的利益和诉求。影院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和更透明的定价机制来回应观众的关切。观众们也可以选择支持那些价格合理、服务优质的影院。
    说到底,让大家都能够负担得起电影消费,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在讨论电影票价上涨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保持理性思考,并寻求更好的平衡点,同时确保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