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8-18
2023-08-18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走出“破净”阴霾

银行理财收益率回暖

作者: ■张冰洁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20
    
    走出“破净潮”阴霾,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共有265家银行机构和30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3.71万只,较年初增长6.88%。
    同时,《报告》也释放了诸多积极的信号。今年上半年,理财收益率有所回暖,各月平均收益率达3.39%,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310亿元;投资者信心也不断提升,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突破1亿元大关。
    在业内专家看来,今年二季度以来,理财行业稳中向好、规模增长表现积极,同时,存款利率的下调进一步降低理财产品的竞争压力。展望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有望持续回升。
    理财产品净值回暖
月度平均收益率达3.39%
    在经历了2022年的“破净潮”后,今年以来,债市行情持续向好,银行理财市场收益不断回暖。
    根据《报告》,2023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稳健,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310亿元。数据显示,上半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39%,较2022年末回升了1.3个百分点。
    从理财产品的“破净”情况来看,2023年,银行理财产品逐渐走出了“破净潮”“赎回潮”的阴霾,破净率(净值跌破1元的理财产品占所有产品的比率)自年初开始一路下降。
    “2023年一季度,随着债市回暖,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修复,破净率迅速从20%下降至5%以内,4月至6月,破净率呈现震荡态势。”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分析称,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公募理财产品破净率下降至4.2%,其中,固收类、混合类分别为1.3%和23.0%。
    伴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持续向好,投资者信心也在上半年逐渐回升。《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突破1亿大关,达1.04亿个,较年初增长7.24%,同比增长13.41%。
    但在业内专家看来,下半年,无论是产品收益率还是投资者信心,仍存在一定的修复空间。
    根据往年银行理财报告,2019年至2021年每年年底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44%、4.05%、3.55%。今年上半年,3.39%的平均收益率虽较去年底的2.09%有所回升,但仍然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再从投资者的整体风险偏好来看,今年上半年,理财投资者的行为更加趋于保守。《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4.31%。
    “当前银行理财的客户风险偏好仍然较低,对于产品净值的快速调整,还需要适应过程和时间差。”中邮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姚东表示。
    从管理规模上看,进入7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呈现回升态势。中信证券报告称,伴随下半年理财冲量节奏发力的惯例,其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中29万亿元以上的水平。
    队伍持续壮大
理财公司成市场“主力军”
    《报告》显示,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公司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机构队伍的专业化、特色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6月6日,法巴农银理财获批开业,我国银行理财公司队伍再添一名“新兵”。
    自2018年12月首批银行理财公司获批筹建,理财公司发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共有31家银行理财公司开业,其中,包括国有大行6家、股份制银行11家、城商行8家、农商行1家、合资5家。
    今年以来,理财公司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只数1.62万只,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合计20.67万亿元,较年初下降7.09%,同比增长7.99%,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1.55%。
    “我们预计,未来将有50家左右的理财公司,且未有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将逐步退出理财业务。”廖志明认为,“可以说,银行理财已经进入理财公司时代,揭开了规范发展的新序幕。”
    《报告》显示,上半年,理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充分发挥资金优化配置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
    截至2023年6月末,理财资金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2300亿元,投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扶贫纾困等专项债券规模超10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超3.5万亿元。
    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各家理财公司着力发挥优势专长,走好差异化发展路径,构建自身的核心投研能力和投资策略,满足市场多样化、多层次资金需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