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8-17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河南汝州市工商联:让商会成为家乡与游子的“信使” |
|
作者:
■董志香王瑶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19 |
|
|
|
|
|
|
“驻外商会的建立,为在外打拼的汝州籍老乡打造了一个联谊、合作、共赢的平台。商会同时也成为家乡与游子的‘信使’,故乡与他乡的‘特使’。”汝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义辉在介绍该市驻外商会建设时谈道。 近年来,汝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紧扣中心大局,把驻外商会建设作为强化队伍建设、拓展民营经济统战工作领域、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组建8家驻外商会,在服务“两个健康”和招商引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度重视 打造沟通桥梁 汝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把驻外商会建设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交流合作的平台、投资促进的阵地,建立市级领导、市直部门联系驻外商会和行业商会制度,大力支持驻外商会、行业商会建设。 坚持做到“五个亲自”:把商会建立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筹建环节中遇到重要问题,书记、市长亲自过问,全程指导;每成立一个商会,市级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亲自出席;遇到难点堵点问题,主要领导亲自督办;每年两会期间,市主要负责人亲自看望驻外商会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据悉,对每个新建驻外商会,该市财政专门拨付8万元开办经费,全力支持驻外商会建设。 主动谋划 抓好商会建设 成立专班强推进。汝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成立驻外商会工作专班,定期走访外地乡贤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倾听在外乡贤心声和筹建驻外商会意见建议;采取“商会带商会、朋友帮朋友”方式牵线搭桥,认真了解汝州籍在外企业家发展情况,以点带面,扩大“朋友圈”;抓好与当地工商联的衔接,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建设一个”的基本要求,积极推动成立驻外商会。 建章立制促长效。汝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把选强配优班子成员、健全制度规范作为基本保障,指导各驻外商会制定修订商会章程、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会费管理制度等,形成适合各自商会特色的制度规范,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能力。 创新交流搭平台。每年举办汝州驻外商会年会,期间举办项目推介、《天南地北汝州人》新书发行仪式,进一步凝聚汝商力量,助力家乡发展。 优化待遇提地位。积极吸收、推荐驻外商会优秀企业家担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发展大计。聘请15名驻外商会企业负责人担任汝州招商大使,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引凤还巢 服务家乡发展 加强联络联谊。建立健全在外老乡沟通联系机制,坚持“月拜访”,做到“三必访”(重大节庆必访、返乡回归必访、患病必访),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通过电话、微信、实地拜访、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交流活动。 推动以商招商。近年来,汝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到北京、广州、上海、绍兴、西安等地走访重点企业80余家,联系在外创业重点人员500余人,对接50余家在外企业回乡考察,促成以商招商项目10余个,投资总额近30亿元,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河南汝州商会引进投资25亿元、占地1000亩的汝州市汝绣农民工返乡产业创业园项目已颇具规模,由郑州汝州商会筹建总投资2.6亿元的汝州商会大厦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驻外商会的成立,有利于发挥工商联的职能作用和独特优势,有助于树立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崭新形象。”张义辉表示,一家家汝州驻外商会,不仅是乡情、亲情、友情的“纽带”,更是“给力”汝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桥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