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8-16
2023-08-16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展陈有朝气 文创接地气

——企业博物馆创新与可持续运营观察

作者: ■汪鹏喻珮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132

    在中国建筑科技馆体验手工斗拱、鲁班锁的拼接技巧,领略建筑之美、畅享科技之光;在武汉桥梁博物馆走进武汉长江大桥钢梁“施工现场”,立志成为“了不起的桥梁工程师”;在核工业建设展览馆透过详实的历史资料,体悟“创新奉献”的核工业精神……
    这个暑期,武汉多家企业设立的博物馆、展览馆通过专、深、精的展览内容,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场所。多家企业博物馆通过深耕企业文化,逐步探索出一条聚焦传统、开发文创、文旅深度融合的道路,使得原本小众的企业博物馆彰显大作为。
    打造城市新地标
    中间高起犹如破土而出的“种子”,被水波状的“叶片”包裹着向天际延伸,合院环绕其四周,仿佛一幅建筑山水的绝妙图景,点亮整个光谷。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中国建筑科技馆成为青少年观众游览、研学的最佳选择之一。
    从河姆渡时期的榫卯建筑结构,到千年前的飞檐廊阁;从现代建筑的科技体验,到未来建筑的天马行空……漫步中国建筑科技馆,处处都能感受到文物“说话”、历史“发声”所呈现的鲜活场景,仿佛穿梭于时光隧道。
    中国建筑科技馆馆长连红介绍,该馆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运营,成立3年来累计接待观众65万余人次,成为武汉的一座城市新地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发展离不开科技之光的照耀,也需要自然、人文、历史之美的融合。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中建三局积极服务文化强国、科技强国战略,将中国建筑科技馆打造成全国首家以中国建筑和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旨在普及建筑知识,传承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匠心精神,促进现代建筑科技创新发展。
    武汉桥梁博物馆是另一处特色鲜明的武汉城市地标。作为我国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计建造者,中铁大桥局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国内首家以桥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由3000平方米室内馆及2万平方米室外桥梁主题公园组成。
    在这里,观众可以系统了解中国古代桥梁、近现代桥梁、世界桥梁、桥梁科技发展、桥梁文化等专业内容。该馆以“天堑变通途——古今中外话桥梁”为主题,生动呈现了世界桥梁和中国桥梁的鲜活历史。
    创办历史“大学校”
    “开放!华中首个核建设主题展览馆等你来。”近期,位于武汉的核工业建设展览馆通过各网络平台向社会推介了重新布展后的重点功能和预约通道。
    日前,记者走进核工业建设展览馆,切身体会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的创业历程。展馆集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核建设主题展示、核科普功能于一体,集成浮雕、绘画和多媒体互动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加之100余件核工业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物件和10余个重点工程项目模型,生动展现了我国核工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参观者深入了解“两弹一星”精神,以及“四个一切”“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核工业精神。
    中国核工业第二十二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冯雪茹介绍,核工业建设展览馆全新升级后将走出企业、走向社会,目前已被中核集团列为第二批党性教育基地,正在申报各级科普基地。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也是文化客厅和文化名片,见证国家的历史,跃动民族的根脉。
    作为挺起中国“工业脊梁”的武钢也成为全国各地来武汉研学旅游的首选地之一。“将思政课堂从学校延伸到企业,从教室延伸到博物馆,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我馆立志于让广大观众进一步感受一座座超级工程跨江越海的豪迈,增强青年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舒智明说。
    拧紧发展助推器
    2022年11月4日,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中国首家桥梁文创品牌“乔公子”一时引起参会者的广泛关注。
    “乔公子”是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集桥梁文创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文创品牌。“乔公子”正是桥梁博物馆依托武汉桥梁传媒有限公司推动文博、文旅、文创融合的实践。中铁大桥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敏表示,继续以市场化手段深化桥文化传播,推动“天堑通途”特色桥文化从企业走向行业、从行业走进大众。
    如何将博物馆转化为企业的文化资本,将馆藏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张敏认为,企业博物馆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开放的数字博物馆建设,深化与业界的交流互鉴,并从“博物馆+剧院”“博物馆+电影”等方面入手,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营收新模式。
    “当下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众对于博物馆越来越多的持续关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说,近年来,在新兴科技和多媒体传播渠道的加持下,博物馆越来越重视展览观众的体验感、沉浸感和参与感。博物馆功能也从向大众“传播文化”到与大众“共享文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建筑科技馆正积极推动展览“走出去”“引进来”,策划“中华营造·梁思成、林徽因”等展览,并通过主办或承办大型活动,探索创新文旅融合、促进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核工业建设展览馆在活动场地、人才交流、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打造创意IP。武钢依托国家工业遗址公园建设宜居城市中的“森林钢厂”,以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彰显中国工业城市的崭新面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