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8-15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电影大规模点映应有规范 |
|
作者:
■杨玉龙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46 |
|
|
|
|
|
|
《孤注一掷》《八角笼中》等爆款影片,虽然票房口碑都不错,却因正式公映前靠大规模点映获得大量排片和票房引来争议。支持者认为,点映代表片方对影片质量有信心,是正常市场行为;反对者表示,点映的关键在于“点”,排片一多,就成了“面”映,有扰乱市场秩序、挤压其他影片生存空间的嫌疑。 点映,也可称为试点上映。是指选择在个别的地方影院,放映指定的影片,通常是预先放映还未正式上映的电影。目前国内对点映制度并无明文规定,对所有影片都是开放的。而点映作为电影市场化的产物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早就是最常规的宣发操作之一,其重要功效还是集聚口碑效应,为正式上映做好准备。 虽然点映是“法无禁止即可为”,但若把握不好度,也难免会适得其反。据报道,《孤注一掷》和另一部影片《八角笼中》都因“大规模点映”陷入争议。诚如媒体所报道,两部影片点映期间的排片有多日都突破20%,这让不少人质疑:点映排片都这么高了,这和正式上映有何区别?如此质疑也情有可原。毕竟,这难免会挤压到其他影片的生存空间。 电影点映也须行之有道。诚如有专家直言,无论是电影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还是院线方,应该对大规模点映等现象做出规范和约束,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事实上,确有必要。从情理角度讲,“小规模”变成了“大规模”每部影片都如此,点映的价值也就显现不出来。而皆如此的背后,只能是对市场的毁坏,无异于自欺欺人之举。 影市复兴,暑期档迎来激烈竞争,即便从营销、宣发、点映等各方面各出奇招,但行为绝不应该失范。否则更可能会伤及自身。诸如,“既然超量点映了,评分软件就得开分!”此次《孤注一掷》的大规模点映,还引发了网友关于“片方避开正式上映口碑不利造成的票房断崖式下跌”的质疑。对此,理当引起警醒。 况且,行业人士表示,“点映”本身的特性也会起到一定作用。“大规模点映能带来好处,同时也具有风险。”例如,如果影片本身质量不过关,上座率也没达到影院要求,提前进行点映,很可能会遭受到口碑的反噬,从而影响正式上映的票房。这样的弊端,同样需要相关方引起注意,否则自身利益受影响不说,同样会给观众带来不好的印象。 行业内现在缺少对点映的规范,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及行业自身都需要着力于对其规范。终归而言,无论是哪家出品方,都会在无序竞争中受到伤害,影响整个电影行业发展。 成熟的电影市场,需要规范的秩序护驾。唯有如此,消费者满意,也才能够实现互赢。故此,电影大规模点映还须更理智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