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8-07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镁电联产技术进入产业化 |
我国在尖端耐火材料生产领域取得重大进步 |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81 |
|
|
|
|
|
|
近日,由唐山市商务局和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的“镁循环产业技术成果发布会”召开。在本次发布会上,由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转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研发的300吨级镁电联产量产级产线首次亮相。 由于技术的限制,低端氧化镁产品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高纯氧化镁主要依赖进口。由“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原电池法超高纯氧化镁技术”可以制备出最高纯度达99.95%的超高纯氧化镁,不仅实现了超高纯氧化镁的高效和清洁生产,更极大地填补了我国冶金工业中高纯度氧化镁的缺口。 “未来镁电池技术将会在军工领域加速发展,为我国储能资源建设和军事工业发展作出贡献。”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明明表示。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转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梁靓在会上进行了镁循环技术成果发布。他表示,绿色低碳是解决能源需求供给与可持续发展间矛盾的根本途径。随后,梁靓介绍了全新的“SWOME”循环体系。作为以“光能-Solar、风能-Wind、海洋资源-Ocean、镁材料-Magnesium、电能-Electric Energy”为链条的绿色能源、资源循环体系。 中天科技集团中天超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刚表示:“镁空气电池真正走向了产业化,从整个应用增长来看,镁随着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中国提出了双碳政策以后,镁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莫辉认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创新模式,促进科技产业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海港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路径。300吨级镁电联产量产级产线的首次亮相,标志着该技术已正式步入产业化阶段。”他支持并鼓励“研究中心”再接再厉,继续做好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引领科技创新,更好运用自主创新技术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高纯度氧化镁是精细化工产品和高温耐火材料,大量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各个高端领域。目前,国内外获取氧化镁的生产工艺主要为矿石煅烧法和海水/卤水提纯法,但前者每生产1吨氧化镁就要产生1.1吨CO2,而且产出的氧化镁纯度最高仅有98.5%;后者的技术长期被日、美、欧洲垄断,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剧毒氨水,环境污染严重。 原电池法超高纯氧化镁技术不仅可以将氧化镁纯度提高至99.5%到99.95%,更实现了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任何液体、气体和废弃的固体物,是一种绿色、高效、稳定、成本低的高纯度氧化镁制备方式。通过该技术制备出的高纯度氧化镁不仅将作为耐火材料,大量应用于钢铁冶炼过程,促进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更可以用于制备新能源材料和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镁电联产量产级产线成功落地后,有助于唐山市重塑钢铁产业格局,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唐山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对推进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以及改善地区生态环境,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历经3年多的技术研发和刻苦攻坚,镁电联产技术已经正式步入产业化阶段,同时也代表着我国在尖端耐火材料生产领域中取得了重大进步。梁靓表示,镁电联产项目中的电堆体积在未来将会持续缩小,但生产效率会不断提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