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8-01
2023-08-01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九江浔阳区:把乡贤“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

作者: ■司马岩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87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深入挖掘乡贤力量,扎实做好“聚贤”“用贤”“惠贤”三篇文章,汇聚乡贤之智、集聚乡贤之力,不断把乡贤“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
    建平台“聚贤”汇合力。围绕商会工作特点,浔阳区制定新乡贤工作规划,根据乡贤行业身份及能力特点进行分类,建立751名乡贤人才数据库。推动乡贤组织实体化运行,试点成立金鸡坡街道乡贤联谊会,吸纳乡贤150余名,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占比约46%。整合资源打造金鸡坡新乡贤馆,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依托春节、中秋等传统假日开展走访、联谊、恳谈,展示乡情乡貌,推介家乡发展,激发乡贤投身家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近年来,浔阳区乡贤累计为脱贫解困、防疫防汛捐赠物资价值700余万元。
    强引领“用贤”促振兴。乡贤是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浔阳区利用村两委换届以及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等契机,强化组织带动,选优配强“过得硬、懂经营、善带富”的领头雁队伍,有效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等一大批乡贤通过各种形式回乡入村,培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生力军,努力打造城区乡村振兴“浔阳样板”。实行一村一策,一村一批乡贤人才对口帮扶,引导乡贤力量回归下沉,推动各村走个性化的富民强村之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浔阳区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整合各村力量,投资1660万元建成标准化物流仓储用房,流转20余亩土地,打造近郊首家果蔬采摘现代农业园。一大批乡贤活跃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有效解决了乡村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2022年,全区8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新增百万元以上强村1个,最高突破550万元,白水湖村荣获全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
    优环境“惠贤”促发展。近年来,浔阳区扎实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积极营造重贤亲贤创业环境,成立北京、上海、深圳等“3+X”外埠商会,通过开展“浔商有约”“三请三回”等特色活动,大力推进以贤招商,吸引广大在外乡贤积极投身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归雁工程”,打造村级返乡人才创业园,充分发挥乡贤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构建返乡人才对接资源、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让乡贤回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浔阳区积极发挥乡贤人员联系广泛的优势,抓住毗邻九江石化产业园等产业优势,引进华中地区最大的食品级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回收项目并顺利建成投产,每年将减少石化产业链2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打好“服务牌”“乡情牌”“回归牌”,浔阳区将乡贤优势切实转化为“乡贤经济”,形成了以创业促就业、以“归雁”促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