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8-01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云南彝乡小花针“绣”出乡村振兴锦图 |
|
作者:
■本报记者马蕊通讯员杨发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41 |
|
|
|
|
|
|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年来,牟定县致力于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4100万元,占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5%。 小花针“绣”出大产业 “绣娘人均收入从600元增加到3200元,穿在身上的艺术绣品变成了增收致富的法宝。”牟定县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牟定县依托彝和园文化产业园搭建的平台发展彝绣产业,园区共入驻彝绣企业52家,全县彝绣非遗传承人27名,两个彝绣协会引领400名会员、105家彝绣企业、8800名绣娘共同发展彝绣产业。部分企业还把分店开到了云南楚雄、玉溪等地。全县有规模以上彝绣企业5家,占楚雄州总量的38.4%,形成了“县有园区、乡有车间、村有绣坊”的发展格局。 三项联盟+政府主导,发展壮大彝绣产业。为发展彝绣产业,牟定县成立了彝绣产业工作专班,该县工商联认真履行专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依托该县彝绣协会,充分发挥乡镇商会作用,上下联动、双向发力、辐射全县,探索牟定彝绣产业“党建联盟+商会联盟+产业联盟”的发展新模式。该县工商联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全面推动彝绣产业发展。目前,牟定县7个乡镇、89个村(社区)建立彝绣车间、彝绣坊,搭建培训活动平台和订单对接生产平台,不断壮大彝绣产业。 党建联盟+组织建设,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牟定县充分发挥彝绣协会党支部“领头雁”作用,与全县7个乡镇商会党支部结为党建联盟,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根据全县彝绣产业发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积极动员、引导支部党员融入乡镇商会党支部,并有效辐射到农村党支部,开展好彝绣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产品创新等党建带产业发展相关活动,以绣娘中的党员为“旗帜”,带领其他绣娘积极投入彝绣产业发展。 产业联盟+文创开发,拓展市场打造品牌。牟定县工商联深入到乡镇彝绣企业调研走访,找准彝绣产业发展问题,宣传彝绣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助推全产业链彝绣产业联盟。同时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重点在“六化”着力:在品牌化上打造纯手工的“楚雄彝绣”区域公用品牌;在产品化上打造“遇见楚雄”“绿羽仙踪”“福来云往”三大系列区域公用文创产品;在标准化上推广用好“楚雄彝族手工刺绣生产技术团体标准”;在数字化上做好绣娘数据库建设和版权保护;在普惠化上实施彝绣金融扶持工程;在人才化方面,县级部门挂包企业每年培训绣娘2000人次以上。与此同时,落实楚雄州发展彝绣产业11项举措,即“彝绣园”“彝绣奖”“彝绣造”“彝绣游”“彝绣秀”“彝绣贷”“彝绣邮”“彝绣识”“彝绣标”“彝绣库”“彝绣保”。 商会联盟+招商引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牟定县以彝绣协会为龙头,统领乡镇商会形成联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充分利用彝族“火把节”、牟定“三月会”等民族节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县乡彝绣企业参加“昆交会”“深博会”“文博会”,对外进行推介和展示。在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介彝绣产业发展,扶持彝绣企业传承传统技艺、开发文创产品,组织该县绣娘加工订单,带动彝绣产业规模化发展和绣娘增收。 通过从生产端和市场端双向发力,开辟省外市场,牟定县力争到2025年壮大1个年营收1000万元以上骨干彝绣企业,2个年营收5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10个年营收100万元龙头企业,实现1万绣娘、1亿元增加值的目标,使更多年轻人才从事彝绣开发和经营。 牟定县将采取“四个强化”发展壮大彝绣产业。强化产业发展组织力,跨区域统筹整合配置彝绣资源要素,推标准、抓订单、重培训、拓市场、保供给、塑品牌。强化产品市场拓展,在守住省内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持续做大做优省外市场。强化品牌培育打造,利用楚雄彝绣米兰时装周发布会等时机推动彝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强化彝绣产业园区打造提升,坚定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整合全县各彝绣经营主体、绣娘等资源力量,高标准打造集生产、销售、参观、旅游、体验、研发为一体的文旅融合产业园区。 夯实兴村路径 牟定县坚持“三个融合”抓实施、坚持“三力三化”促提升,做深做细做实“万企兴万村”行动各项工作。 坚持产业发展与巩固脱贫成效相融合。牟定县引导民营企业着眼构建企业、合作组织、脱贫户“多位一体、多元互动”的结对兴村新机制,灵活采取“企业+基地+脱贫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脱贫户”“党建联盟+商(协)会联盟+产业联盟”等多种模式,与脱贫户建立紧密关系。着眼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腐乳原料种植、生猪、肉牛、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食用菌八大绿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坚持就业带动与巩固脱贫成果相融合。通过乡、村两级精准摸排,锁定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深入调研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及省内外劳动力转移渠道,积极扩大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稳定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360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8.7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0.58万人。 坚持企业帮扶与社会扶持相融合。在现有102家结对兴村企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他民营企业技术支撑、市场开拓能力、畅通销售渠道和快捷信息资源等优势实施帮扶;充分利用县光彩事业促进会这一平台,向昆明及省外创业成功人士发出回报家乡的倡议,实施社会帮扶。 牟定县坚持“三力三化”促提升,强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取得实效。抓实工商联和基层商(协)会队伍建设,加强履职能力、纪律作风和领导能力建设。该县还注重加强教育培训。以乡镇商会换届为契机,2022年举办“万企兴万村”行动专题培训班3场次,组织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2场次,持续提升民营经济人士队伍素质。 (图)彝绣传承人为绣娘传授彝族刺绣技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