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7-28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服务小微企业需形成合力 |
|
|
|
|
|
|
在第十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上,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组织征集的“2022年金融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典型案例”发布。两家协会发布的案例中既有银行、金租公司,也有金融科技企业,这些机构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各自发挥不同优势,运用科技手段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在金融科技业界人士看来,数字科技能力在金融服务小微的系统工程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金融机构通过搭建数字化获客渠道,提升批量获客能力和业务集约运营水平;而线上业务渠道的完善和通畅,又提升了小微企业的融资便利性。 “举个例子,我们通过智能客服辅以人工客服的模式,线上为客户办理贷款。在通过初审后,平台会自动跳转至对接的银行,由银行按照相应的流程继续提供接下来的服务。整个过程线上完成,既节省成本又高效。”上海一家金融科技企业业务负责人说,通过科技应用,一般线上贷款流程3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根据《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相关要求,各金融机构需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加强组织人员保障,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机构合作方面,科技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可通过与大型银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提升数字化水平,增强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中小银行的科技能力、人才梯队等难以支撑其数字化转型,因此,需要借助合作方的力量达到共促共建的目的。 我国有超过40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数据治理体系、数据管理能力、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应用能力方面,均需要系统化的服务,金融机构自身的数字能力建设和科技公司的数字能力支持是相辅相成的。 近些年,金融科技公司持续发力,促成金融机构提供小微金融服务。比如,2023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奇富科技平台发放贷款14302153笔,发放贷款总额达到1094.56亿元,同比增长10.7%。信也科技此类业务交易额从2020年的3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434亿元,3年增长10倍以上,小微业务交易额占总成交额的比例达到25%,2022年受益小微群体超过90万家。(胡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