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7-18
2023-07-18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温州瓯海区构筑“青蓝接力”样板工程

破解新生代企业家培养“三难”困境

作者: ■黄锡鹏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87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针对新生代企业家群体年纪轻、学识高、见识广、闯劲足等特点,率先打破思维定式,构筑“青蓝接力”样板工程,破解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引领难、吸附难、传承难”的“三难”困境。
    截至目前,新生代企业家中有58位从父辈手中成功“接棒”,28家企业获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称号,14人获评温州“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德赛集团创成全国唯一的“抖品牌”,朝隆纺机被工信部列为第一批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华联机械进入A股主板上市辅导期。
    创新引领方式
    瓯海区创新引领方式,构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做活政治引领新模式、拓宽新生代发声渠道。
    瓯海区创新建立“区委书记与新生代面对面”每季交流机制,2022年以来先后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战略定力”“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与新生代企业家分享“穿越周期、解码当下、制胜未来”,取得季季不重样、效果场场好的丰硕成果,有效拉近了新生代企业家和党的距离。
    瓯海区把传统枯燥的政治引领模式通过润物无声的共鸣场景植入进来,特派精干退居二线领导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驻会指导,推出“八走进·助共富·双传承”党建载体,通过走进红色基地、走进科研院所等八走进,场景化实施“红色接力”,90.7%会员企业实现党组织覆盖。
    瓯海区在两代表一委员推选、党员发展等工作中,对新生代企业家实行“指标单列”,进一步提升政治地位,破解了新生代企业家人数不多、声音不响的难题,目前,已经有41名新生代企业家当选为“两代表一委员”,占新企联会员比例24%。
    创新交流平台
    瓯海区建立共同事业圈。立足新生代企业家学历层次高、个性强但事业圈、交际圈不广等实际,与在瓯七所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推出“青青沙龙”,分行业邀请新生代企业家与产业链上优秀创业青年在沙龙上碰撞思想、商洽合作。建立完善的新生代联谊会入会审查机制,通过企业规模和潜力、申请对象年龄、学历、面谈综合评价等指标对申请对象进行综合画像和评价,确保新企联会员有着共同事业、共同话语,目前,会员平均年龄35.6岁,72.7%新生代企业家在35周岁以下,企二代接班人占比67.8%。
    拓展共同使命圈。瓯海区针对新生代企业家活跃度高但团结合作力不强的问题,通过社会责任履行等把新生代企业家对党、对人民的感情培植起来。引导聚力打造“彩虹公益”特色品牌,由新生代企业家募集400余万元“公益基金”定向用于扶贫帮困,累计资助158名学生圆好“上学梦”。推动18名新生代企业家与15家“共富工坊”结对共建,担任“共富合伙人”,促成450名农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每年增收2.5万元。
    延伸共同爱好圈。瓯海区关注新生代企业家工作强度高、压力大、亚健康等隐忧,积极营造解压氛围,结合当下年轻人的爱好特点,专题拍摄录制活力满分、人人会哼的“会歌”,有效激活团队集体意识。组建以飞盘、羽毛球、篮球等为主题的健身爱好圈,并安排专业体育教练进行指导。通过健身圈建设,让新生代企业家既锻炼了身体,又交流了思想,还增进了友谊,如篮球联谊赛固定每周三晚进行,吸纳45名会员踊跃参与。
    创新学习模式
    瓯海区创新课程设置方式,组织新生代企业家代表,结合年轻人的喜好特点,以主人翁角色全过程参与战略培养规划和课程设置及实施,创设全市首个新生代企业家学院,实施新生代企业家“151”培育工程,定制《瓯海区新生代企业家三年培养计划》,区财政设专项经费每期160万元保障“青蓝新学”,大幅度提升了沉浸式领悟类型课程的占比,推行“50%理论学习+30%座谈沙龙+20%实践研学”的“532”教学体系。
    搭建高规格导师团队。瓯海区聘请组建由森马董事长邱光和等7名著名企业家组成的“创业导师团”,叶志镇院士等5名顶尖人才组成的“学术导师团”,高力国际等12家知名服务机构组成的“以企助企团”,为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创业赋能,做到“名师配高徒”“青蓝接力”传帮带,持续引导“发扬光大”家族事业。新企联常务副会长陈颖娴在接班朝隆纺机后,专注于纺粘熔喷复合非织造布生产设备领域,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接班16年,公司新申请专利52项,占到公司专利总量的96%,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产品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全球第一(按销售数量计)。
    构建高质量研学渠道。瓯海区建立“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机制,开辟“学创道场”,先后12次分别赴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京东、阿里、华为等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游学”;与杭州每日互动、台州杰克公司、温州力诺流体、瓯海眼镜、德赛集团等知名企业“互看互学”,“青蓝新学(首届)班”圆满完成16次集训并结业,为会员及其企业高管量身定制“智汇课堂”83期,学员超过3000人次。比如新企联副会长张文杰在研学过程中深入学习标杆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德赛集团从零开始搭建电商团队并实现加速发展,旗下男鞋品牌德赛销量居抖音头部商家,并成为全国为数不多“抖品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