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7-18
2023-07-18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合力破解门票“预约难”

作者: ■张国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16

    “机票、酒店都订好了,连年假都请了,没想到门票总也抢不到!”“能不能成行,以前看交通,现在得看门票”……进入暑期,北京成为全国最热门的出行地之一,不少游客对知名景点的“预约难”深有感触。
    预约制可以分散客流,避免因“人满为患”影响体验,同时节省排队购票时间等,但上述“难”却令人纠结。其实不只是北京,近期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等地热门景区和场馆“不缺游客缺门票”的现象同样突出,许多游客体验了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的预约难、抢票难。
    这可谓有喜有忧,一方面反映人们更加重视精神世界的提升,文化休闲类需求增加,推动着消费不断迈向品质化、多元化,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另一方面,说明大家还是集中奔着热点去,更多文化休闲空间和消费选择还未被人们所知晓。同时,供给方在承接消费热潮方面还有所不足,供需之间的矛盾凸显。还值得关注的是,在官方渠道抢不到的门票,有时却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或“黄牛”买到,还有的场馆,免费门票预约不到,收费的套票、特展则有余票等,亟待引起市场各方正视,并对症下药,通过多方合力,予以破解。
    首先,面对预约难、订票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尽可能科学调配资源,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充分挖掘休闲文化资源,合理分流、导流,让服务更加细微立体,让游客获得良好的体验。
    其次,面对“黄牛”倒票等行为,监管部门应及时上手,开展必要的文化旅游执法,严厉打击市场乱象,净化市场环境,不给投机分子可乘之机,积极回应消费者关切,切实保障游客权益。
    再次,预约常态化不宜“绝对化”,而是应多一些灵活调整,以期更精细、透明、便利消费者。同时,预约服务要在出行消费迅速攀升的背景下,相关方面应及时评估市场变化,在承载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旺季门票的供给。而对于大量免费场馆,消费者“先约了再说”的行为不同程度存在,不仅应把爽约票及时回填票池,还应做好测算评估,根据爽约票占比适当扩大门票的投放量。
    总之,“预约难”的背后,折射的是游客过度集中在部分场所,既影响了大家的出行体验,也不利于市场活跃度的整体提升,甚至对相关消费形成制约,亟待多方合力予以破解。事实上,预约制终究只是一个手段,为大众提供品质化、人性化的服务才是目的。作为公共资源的景区、文博场所等切莫在门票预约上走向机械化,不要以“智慧生活”为名筑起“数字围墙”,而应充分调度资源、做好精细服务,努力让乘兴而来的游客满意而归。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