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7-14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青岛市工商联:积极打造“两个健康”青岛样板 |
|
作者:
■本报记者路敦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45 |
|
|
|
|
|
|
获批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经验推广试点单位以来,青岛市工商联汇聚全市力量凝心聚力、真抓实干,通过“一个主题”“两个平台”“四大工程”,不断推动“两个健康”迈上新台阶。 谋划高位推动 夯实“两个平台” 坚持高位谋划推动,第一时间建立青岛市新时代“两个健康”提升行动联席会议机制,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青岛市新时代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方案》,确定了5个方面的25项重点工作,在制度层面展示了青岛做好推广试点工作的决心。 搭建夯实“两个平台”,即政企“连心桥”平台和“双招双引”平台。政企“连心桥”平台主要是健全政企协商常态化机制,打造“政企面对面”工作品牌,形成“1+4+N”工作体系。搭建政协协商常态化平台,举办创投风投专精特新企业面对面活动和工商联执常委政协委员双月调研活动。创新开展“三访两促”活动,先后走访商协会41家、企业109家,共收集涉及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意见诉求258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和解读。 “双招双引”平台就是发挥工商联经济部门作用,助推发展更务实。把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和招商引资作为主线,持续打造双招双引联络站、工作站,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工商会等举行经贸洽谈,赴埃及、土耳其、阿联酋开展商会交流、招商推介,签署3项友好商会协议、6项企业合作协议,总投资约7000万美元。深挖经济功能,在“双招双引”一线彰显作为,截至到6月上旬,青岛工商联已引进注册企业9个,总投资62亿元,产业涵盖储能装备、国际能源、健康医疗等。 突出“一个主题” 实施“四大工程” 青岛工商联紧紧围绕“两个健康”工作为主题,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与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协同配合,以更大力度挖掘发展潜力、增强企业实力、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转型动力、厚植先行区创建保障能力,形成合力推动“两个健康”的生动局面。率先通过立法设立“青岛企业家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全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社会贡献成效凸显。 通过实施“四大工程”,使“两个健康”工作有了着力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夯实了“两个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政治引领工程。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的首要任务,发挥中国海洋大学民营企业成长学院等院校作用,举办“青岛市民营企业家大讲堂”6期,组织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走进市社会主义学院接受培训,开展沙龙、座谈等活动12场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次40万。在全市民营经济人士中开展“同心建功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不断凝聚奋进力量。开展“我是民营企业家”“企明星”“青商故事”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设立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组织商会、企业走进基地开展教育活动,推动“四史”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团结带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建强基工程。夯实“党旗领航、清廉商会、山海本色”工作品牌,深化“双建双揭”模式。持续开展非公经济党组织“创星夺旗”活动“五星级”基层党组织争创活动,抓好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 助企发展工程。聚焦解决民营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四为”专项行动,为企业拓市场,撮合订单170余亿元;建立“银行(金融机构)+商会+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为会员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解决资金需求100余亿元;通过就业援助“春风行动”等促就业活动,为191家企业招引人才7000余人。创新推出商会“首席政策官”,送政策到企业8万多家次,当好企业的贴心人。法治民企建设助力“两个健康”。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已在全市铺开,全市在库专家共604人;已对58起案件、75家企业启动第三方合规考察,1起案件被确定为全省典型案例培育;开展企业“合规法治体检”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合规经营;扎实做好民商事纠纷调解工作,调解案件733件,标的总额为7.78亿元。 人才培育工程。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计划(2023-2027)”,打造雁阵式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集群。围绕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新特点、新思想、新成长,以走进红色课堂、走进“前沿领域”等九个走进为抓手,制定“薪火相传青蓝计划”,加强年轻一代组织体系建设,打造“1+10+N”年轻一代组织体系,扎实推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