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7-11
2023-07-1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坚守城市更新底线应成社会共识

作者: ■龙敏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08

    为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表示,各地要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明确底线要求,防止大拆大建,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随意改老地名,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不挖山填湖,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等。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率越来越高,进入城市的人越来越多,这也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般现实下,一些陈旧的基础设施,一些不科学的布局,一些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的配套……这些都有提档升级的必要,都有“更新”的需求。有些城市为了避免重新布局,便开始推进更新行动。“城市更新”的理念,就此应运而生。这样的操作,是希望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便利,一直被社会各方所钟爱。
    遗憾的是,一些城市的更新行为却有越过底线的嫌疑。比如,为了图便利,对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并没有应急方案,而是一刀切地进行更新;又比如,一些城市更新的方案并不成熟,反复更新的现象客观存在;再比如,一些古老的树木本是城市景观,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印迹,因与规划相冲突,也被砍掉了……类似的城市更新举动,不仅未能赢得好评,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批评与质疑。这样的城市更新行为,值得深入反思。
    这般现实下,住建部重申城市更新要有底线,一系列具体要求,可谓是对现实的精准把脉、科学开方。
    城市更新要有底线,不仅要保护该保护的东西,更要有长远的科学的制度设置。住建部提出的要求,是今后城市更新的基本准则。对各地区相关部门来说,在推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都应充分按照城市更新的要求办事,并让这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自觉行动。比如,在更新之前,要充分征求民意,邀请专业人士参与,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在更新之时,也要细化量化工程,将工程进步及时公开,让市民心中有数。只有城市更新充分兼顾各方的意见,才会取得各方满意的效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