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7-11
2023-07-1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破解景区门票“预约难”需综合施策

作者: ■付彪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00

    炎炎暑热挡不住人们出游的脚步。多家在线旅游平台预测,今年有望迎来近5年最热旅游“暑期档”。在众多目的地中,北京的热度一直很高,今夏尤甚。市场热度回归,带来了旅游消费增长,也出现新的难题——不缺游客缺门票。据了解,有的景区门票需要提前1周抢,有的需要提前5天,放票时间分别在下午5点、晚上8点、夜里12点。眼下,北京热门景区门票预约难已经在多个社交网络上形成热点话题。
    暑期是传统旅游旺季,有众多旅游资源的北京是全国游客最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逢节假日各大景区“人从众”的现象并不新鲜。但在今年暑期,到京游客增多叠加景区实行限量预约制度,让抢票难的现象格外突出,引来游客和旅游从业者不少吐槽。数据显示,暑期抵京机票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三成,酒店预订量增长6倍;7月份前7天,北京地区暑期景区门票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200%,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36%。
    景区实行限量预约制度,本意是有效统筹和调节客流,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高效配置旅游资源,引导游客科学规划行程、合理安排时间。对景区而言,实施预约旅游,除了利于文物保护、疫情防控,也可降低管理成本,如减少现场售票服务、减轻客流集中的管理压力等;对游客而言,可避免排长队、拥堵等窘境,让旅游体验更好。现在的问题是,暑期叠加几年积累的旅游出行需求,让许多热门景区的客流短时激增,出现了“预约难”现象。
    随着旅游业强势复苏和人们旅游需求升级,在预约制渐成常态的情形下,如何破解旺季热门景区“预约难”,承接起高涨的旅游热度,不让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成了当下有关部门和景区的一道必答题。笔者认为,限量预约是迈向优质旅游的新起点,但也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比如,在制度设计上,可借助大数据进行更精细、更智慧、更贴心的方式推进限量预约制度,在票源分配上进行更合理的安排,既保护景区资源,又让游客满意。
    破解热门景区“预约难”的关键,是实现供需两端的有效衔接。对文旅行业来说,应做好更充分的产品供给工作,为游客提供更多样的旅游选择。当某个热门景点客流过大,可在尊重游客意愿的前提下,通过预约平台引导游客到同地域资源环境不错、具有地域特色的其它景点或非热门景点去,做好引流和分流。比如,针对“预约难”的博物馆,对游客加大其它类别博物馆的宣传,推动更多数字文旅产品研发,为游客提供更多了解文博的场所。
    细化预约时段、增加承载量、延长服务时间,景区也要有所作为。实行预约制应本着便利的原则,可延长旺季门票预约周期,尽量把放票时间集中在白天;将部分门票放在线下渠道进行销售,并预留一些“应急票”供前来参观的特殊群体。这几天,有的地方开始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比如,北京市文物局发布通知,要求市属各博物馆适时延长服务时间、开展夜场文化活动;一些热门场馆也适当增加门票投放量或预约名额,以满足群众参观需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