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7-07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客流眼”为城市安全赋能 |
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个细节 |
作者:
■司马岩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48 |
|
|
|
|
|
|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一群穿着“客流眼”工作服的年轻人穿梭在上海各个热门景区,检查和维护“客流眼”,为假期客流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在上海新联纬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联纬讯”)的智慧大屏前,该公司掌门人林卫慈和一群80、90后高管在分析和预判大客流趋势。 科技为城市赋能 林卫慈介绍,上海新联纬讯三十年如一日,专注将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用“专精特新”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个细节。“客流眼”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是林卫慈帅团队专门为2010年“世博会”大客流安保创新研发的产品,后期被上海各景区景点广泛应用,为城市安全赋能,并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客流眼”的出现完全是偶然,林卫慈表示,2010年“世博会”期间,很多游客都撑着伞,要了解某些特定区域,伞下究竟有少人?这在当时难倒了很多外企。 林卫慈说,为拿下该项目,他与团队数夜不眠不休奋战,尝试了很多办法,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首先,特定区域满负荷人数是确定的,只要知道这个区域的空白面积,就可以倒推即时客流;其次,伞下人数通常是一人或两人,也都是有概率的;最后,基于以上数据,通过大数据算法“客流眼”就可以推算出园区内即时客流情况。 林卫慈表示:“经历2010年‘世博会’的考验,‘客流眼’从此踏上守护城市安全之路。这条路是拼出来闯出来的,在我们脚下也越走越宽广。” 创新让“客流眼”更智能 30年来,上海新联纬讯从未停止研发步伐,分别与上海交大、上海同济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林卫慈认为:“一个‘小巨人’只有借助更聪明的大脑,才会更加眼明心亮。” “客流眼”从第一代到第六代,功能不断升级,设计不断优化,成本却更低,眼力会更强。林卫慈介绍,“比如,滨水观景平台上有某人在徘徊,以前,客流眼只能确认这是“一个人”,而现在,客流眼会判定这是否是“异常行为”,是否需要对后台发出预警。 每天中午,上海新天地广场人流如织,很多人会坐下来喝杯咖啡聊聊天,感觉很惬意。有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最近这里业态做了不少调整,外摆位也有不少讲究,如何摆放,才会让人舒舒服服坐下来?这些决策依据其中一项就来自“客流眼”。“‘客流眼’是安全卫士,也是经营小助手。”林卫慈说,今后在更多街区建设中,“客流眼”的大数据服务会让精细化治理事半功倍。 最近几年,“客流眼”把目光投向社区治理。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别名“智慧啄木鸟”的“客流眼”进入社区垃圾分类管理。一些老旧小区安装“客流眼”,不必志愿者在现场,社工手机上就能看到各处垃圾分类情况。 “科技进步,倒逼科创企业永远奔跑在路上。”林卫慈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