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6-30
2023-06-30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外资独资公募纷至沓来 摩根资产管理续写在华新篇章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858
    自1998年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以来,时至2023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发展了25载,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公募基金规模已达27.29万亿元,基金数量则达到10813只,基金管理人数量156家。
    回顾公募基金25年发展史,整个行业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近年来,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正全面提速。部分外资巨头选择新设公募基金入主中国市场,也有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从合资变更为外资100%持股的独资公募。无论是何种方式,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正在成为许多外资巨头的共识。
    今年4月11日晚间,上投摩根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法定名称从“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这也是国内首家完成更名的由合资转为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截至2023年5月底,境内获批成立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已有8家。
    百年摩根
    在华业务迎来新起点
    作为全球极富盛名的资产管理公司,隶属于摩根大通集团的摩根资产管理距今已有150年历史。截至2022年底,公司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4万亿美元,并且管理资产覆盖流动性、股票、固定收益、多元资产和另类投资等。
    早在1921年,摩根大通就已踏足中国,其前身之一的Equitable Eastern Banking Corporation在上海开设分行;2004年,摩根资产管理正式进军中国公募市场,以合资的方式同上海信托一起组建了上投摩根基金,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中外合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同年,公司旗下首只公募产品——上投摩根中国优势混合基金发行;2007年参与发行国内首批QDII基金;2015年成为国内首家获得QDLP资格的公募基金公司;2016年首批获准发售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
    历经19年深耕细作,上投摩根基金业已成为国内合资公募基金公司中的佼佼者。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上投摩根旗下共管理84只公募基金,形成覆盖货币、债券、混合、股票、指数、FOF、ETF等各类资产类别、风险收益特征的完善产品线。
    随着公司工商变更的完成,上投摩根基金法定名称变更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并将公司品牌名称正式变更为“摩根资产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以便通过全球运营模式更好地赋能中国业务的发展。至此,摩根资产管理的在华业务迎来了新起点。
持续培养投研人才
不断优化投研体系
    摩根资产管理在华19年所取得的傲人成绩,很重要原因在于对投研人才的持续培养和对投研体系的不断优化。目前,摩根资产管理中国不同资产类别的投研人员在相应领域中都有了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其中,主动权益团队成员平均从业年限近10年;固定收益团队成员平均从业经验10年;多元资产团队平均从业超10年,团队领军人物恩学海更是拥有27年的投研经验。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公司主动权益投资团队为例,该团队80%的基金经理均为内部培养。同时,形成了资深老将、中生代和新生代相结合的团队结构,在发挥以老带新优势的同时,也能及时补充投研的新鲜血液,确保团队投资风格的多元化。
    而在投研体系方面,摩根资产管理也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进化,逐渐形成以制度化的方式,保证投研各个环节都有高质量的输出,且可以充分、及时、快捷地将有价值的信息共享。2016年,公司内部对研究体系进行全面升级,建立起透明、可追溯,同时投研相融合的研究平台。2018年,公司内部对投资团队重新梳理,将投资流程真正地做到了指引化。时至今日,在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投研框架指引下,公司每个基金经理都非常清楚其所管理的产品归属于哪个投资流程,且深刻理解这个投资流程的真正内涵与原则性。
以全球化视野
赋能资产管理
    外商独资公募的持续入场,无疑会给国内公募基金业带来新的改变与启发。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外资进入公募市场可以带来新的视野,比如创新产品和投资策略,能够促进行业朝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外资的全球化布局可以帮助国内的投资者更好地投资全球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资产,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此外,外资公募基金还有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防范投资风险。
    以摩根资产管理为例,其全球化视野一直是其投研引以为傲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摩根资产管理拥有一张集合了1100多位投资专家、遍布全球70多个市场的投研网络。依托其在全球的投研资源,摩根资产管理在中国可以延续其全球的一致标准,不仅在投资决策运作过程展现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而且可触达全球范围内广度和深度兼备的研究资讯。
    另一方面,通过借鉴摩根资产管理高标准的风险管理体系,摩根资产管理在中国将专业规范的风险控制深植于投资过程各阶段。据悉,摩根资产管理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全独立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团队,密切监控投资过程中包括信用风险、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
    正如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杜猛所言:“随着同摩根资产管理在全球各地投研团队的沟通日益密切,我们也非常受益于全球视野的帮助。目前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融入到世界。原来我们研究市场,重点关注国内可能就够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产业加入到全球产业链当中去,我们就需要看全球的需求变化和产业格局。摩根资产管理的全球资源使得我们的视角更多元,理解产业变迁和企业价值更透彻。”
    坚持看多中国
    做多中国
    从102年前走进中国,到19年前成立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再到如今完成全资控股,都可以看出百年摩根对于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而这可以用8个字进行概括——看多中国、做多中国。摩根资产管理在其2022年发布的长期资本市场假设中预计,未来10-15年中国GDP平均增速仍远高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在2019年-2023年这5年中,中国有望贡献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量。
    从投资的实际行动上来看,摩根资产管理也确实做到了“看多中国、做多中国”。在过往的发展中,摩根资产管理始终坚持以前瞻、远见、坚持的眼光,致力于投资拥有变革性创新技术、代表中国时代变迁、长期具有潜力的公司。从历史公开报告可以发现,在过去几年间,摩根资产管理不仅捕捉住电动车和光伏产业链的增长红利,还深入研究挖掘了养殖、白酒、安防、扫地机器人等细分赛道,把握了一批“超级成长股”。
    扎根中国、投资中国、成为中国与世界的投资桥梁,是摩根资产管理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也是其中国故事的生动表达。针对未来的发展,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首席执行官Dan Watkins表示,“中国一直是摩根资产管理在亚太地区发展的重要市场。凭借摩根大通在华102年的悠久历史和摩根资产管理过去19年的本地运营专长,我们期待着继续助力国内投资者完善投资方案和实现全球多元投资,同时帮助全球投资者把握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