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6-30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支持科技型企业耍不得“花拳绣腿” |
|
作者:
■赵萌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61 |
|
|
|
|
|
|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可以看到,在我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时期,科技型企业融资再次被强调,有着深刻用意。 眼下,以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我国科技型企业群体日益壮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产业竞争、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更需要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牢牢把握我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但一直以来,科技型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困难。尽管能够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经营主体很多,但从国内实际看,商业银行仍是重要供给方,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是科创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 然而,近年来,尽管商业银行在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尝试,例如创新设立专营机构、创新产品服务等,但在具体实践中,科技型企业融资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千差万别,银行机构仍旧更习惯和擅长服务传统企业,而尚未完全走出科创金融的新路子。 更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也不乏一些银行机构停留于只是做支持科技型企业的“表面文章”,放一两笔贷款了之;也有的银行对创新的理解不到位,存在为考核而创新的观念,没有把宝贵的信贷资源真正用在支持科技创新上。 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耍不得“花拳绣腿”。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支持科技型企业的信心,明确支持科技型企业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牢牢把握住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的实际痛点,以痛点为靶向,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信贷融资的资金来源是客户存款,银行需要确保客户存款资金不受损失,因此对投资行为相当谨慎;此外,银行贷款的收益是合同约定的利息,且还本付息是对应的,银行不能分享企业创新成功后高估值的回报,也无法以这样的高回报覆盖其他投资的损失。因此,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就要探索解决这个痛点。 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把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要加强科技创新评价标准、知识产权交易、信用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做好融资支持与风险防范,有效维护金融稳定。 国际经验表明,股权投资是较好解决信贷资金和科创企业融资需求错配的较好方式。接下来,金融要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既需要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拓展银行服务的空间。就银行机构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而言,可重点关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加快机制变革,探索商业银行参与股权投资的新途径。例如探索通过集团股权运作或建立业务联动平台等方式,构建针对科创企业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 其次是完善风险缓释手段。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资金监管,建立专门针对科创企业的风险评价体系和资金流动监控体系,尤其对资金流向实行闭环管理,严防贷款资金和股权投资资金相互串用;争取增信支持,扩大“银税互动”“银商合作”,共享更多信用信息,拓宽科创企业融资增信渠道;提升风控技术,加大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风控领域的应用,建立科创企业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优化专属评级和授信模型,提高科技型企业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