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6-30
2023-06-30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多地点亮夜经济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83
    今年夏天多地最高气温创历史新高。炎炎夏日,夜市“烟火气”升腾。而北京、长沙多地夜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模式”“新玩法”不断涌现,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北京市前门大街、大栅栏商圈。晚上7点,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步行街上的人们摩肩接踵。长沙市已经连续3年入选中国城市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并屡屡因城市“烟火气”登上热搜。各地商业企业和旅游企业等经营主体积极创新夜经济“新玩法”,寻找夜经济背后的流量密码。
    夜经济一般指从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2时所发生的服务业类经济活动。据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18时至22时的销售额超过全天的一半。
    夜经济火热,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导。今年以来,多地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接连出台《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充分就业增强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发展夜间经济等特色经营。今年4月份,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持续发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2023年行动方案》,提出北京市将持续繁荣夜经济。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夜经济拓展了消费时间和范围,这对于提高消费的总体规模和水平具有积极影响,同时还能带动更多就业,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我国夜间经济的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目前,餐饮、购物依然是各地夜间消费的主要内容,消费供给与消费场景有待进一步丰富。”(谢岚丁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