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6-15
2023-06-15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先有“情”才会有“益”

——访泰州市高港区许庄商会会长王社戈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07
    
    “商会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一条乡情的纽带、一个合作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先有‘情’,才会有‘益’。形成工作品牌,是商会走向成熟的标志。”日前,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许庄商会会长王社戈向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分享着自己对现代商会建设有自己独到的思路和见解。
    王社戈说,许庄商会成立于2008年10月,由建会初期的47家会员企业发展到现在的216家。“回顾商会发展历程,我们充分认识到现代商会的建设是从量到质的转变过程。”
    近年来,许庄商会连续3次被认定为全国“四好”商会。王社戈说,在建设现代商会治理体系中的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中,许庄商会加强全面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展现小商会的大活力。商会瞄准目标不动摇,用党建铸忠诚,以改革促活力,以服务守尊严。
    首先组织会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其次坚持在“走”中把握实情,在“访”中摸清问题,在“落实”中优化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再有,引导和支持会员做好企业培大育强产业链。今年3月份,许庄商会组织副会长以上会员单位联合口岸商会、宣堡商会,互动参观考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激发会员企业投身改革,大胆创新,艰苦创业,活力创优的热情。
    凸显品牌建设,突出社会功能“贡献度”,彰显小商会的大情怀。许庄商会创设的“小商会大情怀,同奔小康致富路”工作品牌,组织商会14名副会长单位与街道14个村(社区)结对,累计为农村路桥等建设项目投入公益资金140多万元;开展“金秋助学、圆梦行动”活动,帮扶130余名困难大学生,每年会员企业家筹集资金6万元左右,帮助辖区6所学校56名困难学生完成微心愿;开展慰问特困家庭、孤残儿童、军烈士家属的爱心活动,慰问金30多万元,26家规模企业吸纳特困农村剩余劳动力173人;开展“互帮互助、共同富裕”行动,由15家会员企业结对帮扶15户困难家庭,实现对困难家庭的长期托底;商会与街道建档立卡户,签订结对帮扶意向书134份,帮助他们共同走向富裕的道路。
    注重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平台,实现小商会的大效率。许庄商会与街道职能部门联系,确保上级各部门出台的政策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到商会微信群,商会成为会员企业获取政策信息和项目资源的第一通道;每年组织会员企业到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对接和技术研讨等,商会成为政企、院企合作的主要桥梁和推动会员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年4月,许庄商会成立仲裁工作室,解决会员企业在处理劳动纠纷、工伤事故、经济合同的后顾之忧。
    王社戈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许庄商会将全面领会现代商会治理体系的深刻内涵,积极探索现代商会改革发展的新路径。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