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6-13
2023-06-13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万年县珍珠文化产业园:“一颗珍珠”绽放富美乡村

作者: ■唐青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86

    在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有一家集珍珠示范养殖、技术培训、科研、文化传承和研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万年县珍珠文化产业园。该产业园开创“珍珠文化+技术创新”“珍珠文化+全产业链”模式,以“一颗珍珠”将万年县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效果完美呈现。
    据悉,该产业园由万年县港渔养殖有限公司运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拥有水面200余亩,实现水产总产值1000多万元,带动130户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带动周边群众百余人实现就业。同时,该产业园还被打造为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在带动周边群众就业的同时,还能帮助培养农技人才,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带动效应。
珍珠文化赋予振兴内生动力
    万年县是“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有着浓厚的珍珠文化和较久的珍珠养殖历史,为此,在该产业园内建设珍珠文化展示中心,收集陈列珍珠历史及产业现状与未来设想。
    珍珠文化展示中心分为三个展厅:华夏珍珠简史厅,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珍珠发展概况;万年珍珠纪事厅,记录着万年珍珠王国60余年的辉煌,包括珍珠匠人、匠造流程、蚌壳画等;“匠心之造”展厅,展现万年3000名珍珠女插种珍珠的匠造过程以及珍珠粉、珍珠化妆品、珍珠保健品、珍珠饰品、珍珠工艺品展示。
    “万县将依托珍珠文化产业园,继续弘扬珍珠文化,打造万年名片,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万年县相关负责人说。
技术创新赋予振兴核心生产力
    万年县珍珠文化产业园按照万年县政府打造珍珠产业的整体要求,发挥示范园的技术优势,实行水面吊养珍珠蚌,水中养鱼,鱼蚌混养,珍珠蚌可将鱼类排泄物化废为宝,鱼类以排泄物肥水为食,真正实行资源深层利用,减排节能,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珍珠养殖与渔类养殖双丰收。
    港渔养殖有限公司坚持“精准调水、生态防病、绿色兴渔、生态发展”十六字方针为导向,生产优质渔类,坚持渔业发展和环境友好同步发展,并通过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来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为该县踏上智农之旅打造样板。
全产业链延伸振兴覆盖面
    万年县珍珠文化产业园内建有珍珠接种培育中心,在这可观赏种蚌全过程,也可体验从选蚌、开蚌、取珠、清洗、抛光、钻孔、私人定制成饰品的完整体验。增加此项旅游体验后,该产业园成功转型为一家成熟的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养生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园。它的成功建成与运营,助推了万年珍珠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万年的“万企兴万村”目标——雕琢美丽乡村,助力农村变得更美、更富、更强,树立了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模板,贡献了民营企业力量。
    据悉,该产业园的鱼蚌混养模式为首创,曾获省级专利;大宗淡水鱼产业体系获得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称号。
(图)万年县珍珠文化产业园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