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5-30
2023-05-30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郴州民间资本盘活农村资源要素

“唤醒老屋”行动使该市1000余栋“沉睡”老屋正重焕“新生”

作者: ■本报记者章勇 通讯员陈祉含杨凡斌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139

    小满节气刚过,走进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的乡村里,一幢幢曾经破败的房屋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曾经污水横流的小溪变成旅游点,一排排修葺一新的民房变成了农家乐,青砖碧瓦的村庄里传来《三字经》的朗读声,农产品展销馆的电商主播正在卖力吆喝着……
    这种变化得益于郴州市实施的“唤醒老屋”行动,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号召下,民营企业为乡村“沉睡老屋”注入资本活力,唤醒了乡村的生机。
    郴州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传统古村落资源丰富,文化历史底蕴丰厚。在1.9万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中,格局完整、功能完善的古村落星罗棋布,万余栋青砖黛瓦、翘角飞檐的古民居点缀其间。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居民离开自己祖祖辈辈的老屋住进城里的商品楼,农村空心化程度随之加剧,大量老屋随之“沉睡”。
    为充分利用好这笔富含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的财富,助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近年来,郴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创新开展“唤醒老屋”行动,组织民营企业参与,让民间资本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大力引导“乡贤回乡”“郴商回归”,让市场资源给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内涵。当前,在民企助力下,郴州市1000余栋“沉睡”老屋正重焕“新生”。
    改造老屋 留住乡愁
    绿水青山,云雾缭绕,阡陌小巷,鸡犬相闻……走进郴州市北湖区茅坪村,一座座白墙黛瓦的老宅子坐落其中,古朴典雅,充满了淡淡的乡愁韵味。很难想象,过去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乡村老屋。
    转机,始于一场行动。
    今年2月,北湖区推出乡村振兴“唤醒老屋”行动计划,遵循“政府主导、镇村组织、平台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主体”原则,通过多种方式流转闲置老屋,按照市场化方式租赁给各类主体。北湖区民营企业家纷纷响应,表示可以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在乡村振兴事业、“万企兴万村”行动上做好结合文章。
    “这里有美丽的西河风光,前来观光的游客非常多,我们的农产品体验馆也得到了很好发展。”郴州市工商联执委、湖南省一筐百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秀玲一直非常看好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发展潜力。当她得知“唤醒老屋”行动将在茅坪村率先试点,立即在该村投资百余万元,改造2栋老屋,建成“黑米姐姐”驿站作为公司产品体验馆,聘请当地村民当员工,开设“围炉煮酒”等健康绿色的休闲农业活动,大力宣传特色美食“黑米粉、黑米饭”,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仅“五一”假期就吸引近万人打卡。
    现如今,茅坪村的5幢乡村老屋变身村史馆、有声图书吧、农耕体验馆、老屋民宿和特色农业产品线下体验馆,极大丰富了当地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和基层党组织阵地。
    以老屋修缮、村庄环境改善为基础,北湖区严格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实施,充分利用旧材料、旧物件,保留老屋原有肌理,保护乡村传统风貌。
    黄墙青瓦、绿草如茵……在塔水村的枝青乡村度假酒店,40余栋老屋改造后重获“新生”:停用的篮球场摇身一变,成了露天泳池,破败的老宅变成客房、餐厅、礼堂……整体结构未变,内在却十分“高大上”。
    “针对古屋的结构特点,我们聘请老工匠用传统工艺修复,尽可能修旧如旧,非必要不砍一棵树。”枝青乡村度假酒店负责人说,院内石基、梁柱基本没动,老屋修缮尽可能做到与原建筑外观风貌一致、整体结构一致,不改变村落格局。
    目前,北湖区仅西河沿线就有可流转老屋700余栋,民营企业家通过改造民居,激活老屋沉睡生命,激发农村市场效能,激励村民创业致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发展。
    发展产业 增加就业
    在“唤醒老屋”行动开始时,市县两级工商联就积极动员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产品、技术、人脉、产业优势参与行动,村企融合,助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村民增收致富。
    桂阳县正和镇燕山村村民每每穿村而过时总会感慨,几年前,村里的百年老屋还是破败不堪、无法居住。如今,依托“夜宿梨山、秋毫无犯”红色文化打造而成的“夜宿梨山”农文旅融合产业园迎来了大批游客。
    桂阳县工商联副会长企业桂阳县福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启动建设夜宿梨山农文旅融合产业园,租赁该县燕山村李家组、老上谭家组35栋闲置老屋,改建成花园民宿,并打造庭院餐饮和研学中心,不仅为村庄留住了历史,为村民留住了乡愁,还吸引了不少劳动力返乡务工。
    “通过租用土地、租赁房屋、劳动雇佣、技术培训上岗等措施,联结带动周边农户,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9万元。”桂阳福城文化旅游公司办公室主任肖丹说。
    伴随老屋重生的,还有村里丰富的产业业态。
    以“唤醒老屋”为始,民营企业开始撬动盘活村内更多资源,辐射周边文化旅游景点,以点带面,打造富有发展前景的文旅项目集群,进一步为乡村发展引流量、聚人气。
    “爆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0余人。”在“五一”假期,民营企业打造的北湖区小埠村小埠大院综合文化体验园迎来八方游客。
    “小埠村交通便利,离市区不远,多年的积累让其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正是被这样的小埠吸引,郴州市北湖区小埠村小埠大院综合文化体验园创始人方杰投资1800万元,利用村里旧砖瓦,在保留古村元素的基础上,将老屋进行改造。
    如今,修葺一新的老屋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国潮元素点缀,院内又引入餐饮、农产品超市、汉服馆、乡村书屋、民宿等多种新型业态,让小埠大院成为网红打卡点。
    下一步,方杰还打算完善农耕文化体验项目,引入剧本杀等新业态,建设完善、多元的小埠生态旅游区,吸引更多游客,为小埠乡村旅游引流,帮助村民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新村民”“新乡贤”大显身手
    老屋是发展的载体,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而人才是其中的关键。随着民营企业将市场要素、人才资源不断投入其中,原本“沉睡”的老屋被持续“唤醒”。
    永兴县工商联会员企业永兴县丹山碧水乡村旅游有限公司开发的锦里村东头野渡综合性营地人潮涌动,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背靠群山,前临便江,相传徐霞客曾乘舟途经此地,留下诗篇盛赞两岸风光。”丹山碧水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昊翰站在一栋正在改造的老屋内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李昊翰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在北京从事文化产业与艺术工作10余年,2016年在缅甸投资文旅产业,后因疫情等原因,其在缅甸的所有项目基本停摆。随着“郴商回归”的呼声,他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家乡永兴。
    “我先后来这里考察10多次,这里秀丽的风景、古朴的民宅,让我时常怀念起儿时老家的祖屋。”李昊翰说。于是,“文旅拯救老屋行动,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他建设东头野渡综合性营地项目的理念。
    2021年,李昊翰带领团队来到锦里村东头丘组,采用“认领老宅”的办法,与村民签订租赁合同。他按照乡土味、乡情味、乡愁味定位,摒弃大拆大建,坚持生态与文化保护,同时,结合产业和商业方面进行考量,积极发展新业态完善,用文化创意重新点亮村落。
    据悉,该项目自2022年10月试营业以来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500多名当地村民就业创收。
    当一幢幢“沉睡”的老屋和闲置的农房重焕生机,当一批批“新村民”“新乡贤”回乡建设,当一个个新项目和新业态落地生根,郴州的乡村产业振兴逐步从单纯的合作社、农产品种养殖走向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文旅休闲深度旅游的融合发展形式,从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更迭。此举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融合当地传统文化,点缀乡村湖光山色,擦亮民营企业特色招牌。老屋“醒了”,乡村美了,游客多了,村民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快了。
(图)由老屋改造成的“黑米姐姐”驿站产品体验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