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5-30
2023-05-30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提升财务管理质量 助力企业科学决策

作者: ■屈亚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50

    近日,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与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知识传播、持续教育以及行业研究等领域展开多角度深入合作,共同推动财会职能拓展升级和会计信息化建设迈向新台阶,实现财经价值创造。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信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否从信息中挖掘出更多价值,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目标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可能不再完全适应新环境的要求,企业要紧跟市场的潮流与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财务管理的实效性,不断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为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重视程度不高。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地位尚未建立,有些企业忽略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还有些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仅停留在计算机计算代替手工计算,错误地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落实会计电算化,造成“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
    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够。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技术问题往往无法自行解决,需要专门的技术公司来提供支持,而若经常出现技术上的问题,则会大大降低财务工作效率。另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可现实情况却是财务人员能力大多集中在基础性财务工作中,对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还不足。
    体系不健全导致信息失真。一些企业依旧沿用传统财务管理方法,管理方式较为单一,且传统财务管理侧重于分析经营数据,许多财务人员只有基本的财务知识,主要从事出纳、会计、税务筹划、制作报表等工作。按照传统财务管理方法,企业组织结构越复杂,人员越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够,那么企业信息化建设就越困难,信息失真现象就越明显。
    质量偏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思想是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应用。企业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信息准确地收集和良好地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决策。但若企业不同业务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共享与协作不畅则会造成信息隔离、信息模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数据难以快速统一汇总,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数据孤岛,使得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偏低。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比如,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早期的会计核算模式是对企业业务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由业务部门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原始的记录,并完成基本的工作,然后层层上报,最终进行顶层的汇总。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在系统建设上较为规范,所有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部门员工都能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并用共享中心进行系统监控,更好地规避公司风险,提升公司经营能力,而且共享中心只需要将客户机与服务器相连,就可以实现灵活办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引入或开发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需要注意的是,财务管理软件的引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前期资金、后期维护、人员培训。另外,还要持续与专业的软件企业共同开发定制,确保企业软件的个性化要求,积极进行常态化运维,最大限度保证系统正常运转,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实效性。
    引进财务管理人才。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考虑,企业需要积极引入财务管理人才组成更为高效的财务管理团队,这个团队不仅要涵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还要涵盖IT技术专业、统计学等方面的人才,加速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企业要认识到,当今时代,如果不能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就会渐渐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企业要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管理转变,需要全员主动参与、主动合作。企业决策层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主动组织员工进行基础的信息技术培训,把组织的任务科学分派到不同部门,让各级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形成良好的氛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