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5-23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数字赋能工业品供应链驶向新蓝海 |
|
作者:
■本报记者程子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60 |
|
|
|
|
|
|
日前,第四届518工品节暨首届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增长峰会成功举办。近些年全球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人工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给企业经营带来挑战,数字化已经成为发展工业品供应链的“大势所趋”“必然路径”的结论,引起大家广泛共识。 鑫方盛集团董事长兼CEO赵芳期在峰会上说:“今年年初,国家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着重强调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与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变革。作为在工业品行业探索30年的鑫方盛人,我深知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和供应链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清楚地看到数字化时代为整个行业带来的巨大机会。” 数字化能为企业降本增效。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集采中心主任段慧洁坦言:“通过去年一年集采,节省资金将近3亿元,为企业经营和降本增效都提供了比较坚实的保障。” “不过站在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角度,仅仅做降本增效的事情是不够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一定是要做价值创造的事情,即通过数字化来推动形成价值创造的能力。” 现今工业品行业到处都是增长点,但每一个增长背后都需要数字化和供应链做支撑。那么,如何让“数字化”更好地嵌入到工业品供应链各端,赋能企业,带来切实增长? 航天新商务公司副总经理王吉喆从央企角度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思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集团提出了‘五统一原则’:统一选型,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设计,统一运维。”无独有偶,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同样把统一数据标准放在了第一位。LYC轴承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明记表示,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步走,洛轴重塑体系,完成自我革命,最终走出了“数据孤岛”。 另外,清华大学教授柴跃廷提醒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注意三个要点:首先必须实现管理思想的转型,核心是共创共赢;其次是要做经营策略的转型,核心是精细化;其三是数字化必须以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支撑。 工业品供应链各端复杂的问题,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经过34年的技术沉淀、数据沉淀和行业案例的积累,如今鑫方盛已有输出一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能力,打造了4套数字化核心场景(SMST),即解决方案数字化(Solution)、管理数字化(Management)、供应链数字化(Supply Chain)、交易数字化(Trading)。围绕四个数字化核心场景打造数字化能力,解决客户在线采购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4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数字化作为工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引擎之一,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将大有可为,而中国工业品供应链各端企业,或将驶向万亿新蓝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