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5-15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重庆市餐饮商会来了一位公务员会长助理 |
|
作者:
■本报记者白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95 |
|
|
|
|
|
|
公务员到基层组织挂职锻炼比较常见,但是去商会挂职为商会和民营企业当好贴心“服务员”,这在重庆还真是一桩新鲜事。重庆市石柱县农业农村委干部徐天生的说:“服务民营企业并不在于给企业多少资金才叫服务,更主要的是为企业办实事,让企业在当地的发展更省心,更顺心。” 徐天生是2022年5月走马上任重庆市餐饮商会会长助理。重庆市餐饮商会拥有1700余家会员企业,会长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严琦。石柱县当初派徐天生这位公务员到餐饮商会挂职,目的是想通过在餐饮商会众多企业中,推广石柱县的农业特色产品。为方便开展工作,餐饮商会为徐天生安排了专门办公室,确定专人与徐天生对接,把石柱莼菜等特色产品作为重点推广对象。 但是严琦的想法不会仅仅局限于此。在“万企帮万村”实践过程中,陶然居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也成为乡村振兴的企业领头羊。如今,如何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继续有所作为,探索更为有效的乡村振兴模式,作为极具责任感的企业家,严琦必须带领陶然居“破题”。 为此,严琦经过多次深入考察调研,选择在重庆市石柱县桥头镇落下一子。 作为会长助理的徐天生,顺理成章跟随会长严琦回到了距主城200余公里的偏远家乡石柱县。严琦诙谐地说:“徐天生这个名字取得好,天生我才必有用。回到石柱,徐天生为商会为企业办事发挥了很好作用。” 据徐天生介绍,严琦到桥头镇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万企兴万村”行动计划,包括成立基层商会组织、商会在桥头镇建立重庆市餐饮原辅材料基地,建立桥头镇工农餐文旅购融合发展项目,项目充分借鉴陶然居在石柱县中益乡牵头实施的“百企联百家”农家院落群建设的成功经验,依托重庆市餐饮商会各大餐饮集团强大的品牌、渠道和人才优势,立足桥头镇资源禀赋,谋划打造涵盖种植基地、加工园区、产业学院、文旅小镇为一体的产业振兴全产业链条,推动工农餐文旅购融合发展。 目前,项目正从五个方面进行实施:一是打造示范种植基地,发展1万亩辣椒、500亩莼菜基地、100亩豆瓣非遗基地;二是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占地30亩的重庆原辅材料乡村振兴产业园和高山腊肉加工厂;三是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联合梁平区职教中心开办桥头“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四是打造瓦屋文旅小镇,建设陶然居土家寨、陶然半山民宿、陶然居中粮果酒作坊以及陶然居太空舱露营基地;五是建立共富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政府、企业、高校、村集体、村民五方利益共同体。项目完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137个,辐射带动1600余名农户持续增收。 回到石柱的徐天生如鱼得水,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组建桥头镇基层商会,徐天生立刻与县民政部门对接联系,轻车熟路,完善手续,很快就得到批准,该商会已于5月9日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并正式成立。陶然居要选择产业发展项目,徐天生就联系自己所在的县农业农村委,一起研究一起挑选项目。石柱的著名特色农产品是辣椒、莼菜,陶然居就把产业项目锁定辣椒和莼菜种植,打造示范基地,另外还建设高山腊肉加工厂,把当地资源禀赋和商会优势相结合,实施乡村振兴。辣椒是餐饮企业大量消耗的原材料,契合陶然居的实际需求,没有销路障碍;莼菜又是杭州市知名餐饮品牌“楼外楼”的食材,陶然居与“楼外楼”合作打造莼菜基地,强强联手。其中,徐天生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是对这些确定的项目进行申报、跟踪,提供全过程的各种服务。 徐天生告诉中华工商时报记者,短时间内陶然居就注册了3家分支公司。比如陶然居半山民宿的开办,涉及特种行业和卫生许可等,全部由徐天生跟踪办妥,大大提高了项目运行效率。 记者问起徐天生当会长助理一年来的感想,徐天生略加思索道:“我这个会长助理,犹如石柱农业农村委在商会开的一扇窗口,市场需要什么,价格如何,都能获得准确信息并及时反馈。更重要的在于,企业需要什么帮助,能够实实在在落到实处,从细节上落实,做到精准推进,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喊口号。民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切实体会到政府服务的温暖,对企业的服务做到无缝隙,企业的发展才能无后顾之忧。” 徐天生认为,常常说优化营商环境,实际上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条龙”的一揽子服务,比光喊口号、出台政策更重要。“政府派一个同志去为企业办具体事,会更有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