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5-0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治理“低价游”需多方合力 |
|
作者:
■张国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47 |
|
|
|
|
|
|
本应提供的午餐“土鸡火锅”变成了蛋黄派;被导游催促买幡旗、坐电瓶车等,不买导游就给脸色看……近段时间以来,旅游热逐渐升温。人们出行旅游,价格是最受关注的因素之一,一些旅行社也顺势推出了“低价游”产品。但在低价游过程中,各种纠纷不断。 其实有关“低价游”存在的各种问题或乱象,这些年来一直存在,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其不仅因为处处设“坑”,罔顾游客合法权益而被定义为“不合理”,更干扰正常市场秩序,影响旅游业整体形象,对此决不能听之任之。尤其在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须加强治理,保障游客合法权益,进一步增强市场预期。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合理低价游所以屡禁不止,除了旅行社面对激烈的竞争会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再通过“二次消费”弥补低价损失外,也与消费者容易被低价吸引,部分消费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即使低价也可以享受高质量服务有关,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此外,监管上涉及部门多、难度大也是因素。 从这一角度看,要有效治理“低价游”,不能光靠一些“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首先,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管理,严惩旅行社的违规行为,尽快出台关于“低价游”的相关管理细则。一旦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旅行社组团方、地接方、涉事导游都必须予以严厉惩罚,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斩断不合规、不合理“低价游”的利益链。 其次,旅行社应创新文化旅游项目,以更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吸引游客,通过增强游客体验性和高质量的服务增强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恶意竞争的其他旅行社也应当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再次,消费者应当主动学习和了解不合理低价旅游团的危害,自觉抵制不合理的低价团。在合法权益遭到损害的时候,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并留好证据,及时向警方或者相关部门求助维权。 此外,相关部门特别是各个旅行社以及景区景点,应挖掘各自潜力,开源节流,积极作为,尽可能满足游客“低价高品质”出行的愿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