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4-27
2023-04-27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最高检:完善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作者: 【记者于程鑫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56
    4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综合履行检察职能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宫鸣在发布会上通报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情况。宫鸣表示,过去一年,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专业化办案质效不断提升,检察工作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据了解,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300余件1.5万余人,依法平等保护境内外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形成有力震慑;共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100余件,案件数量持续增加,对确有错误的案件提出抗诉或者再审检察建议,做实民事行政诉讼监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会上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工作指引》共45条,分为总则、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办理、民事和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的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等五个方面。
    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表示,完善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是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下一步,最高检将认真落实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指导各级检察机关将《工作指引》准确适用于检察履职工作中,高质效办理每一个案件,进一步增强做好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升国家竞争力贡献检察力量。
    会上还发布十件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典型案例。案例既涉及芯片技术、机械制造、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领域,也涉及地图、箱包、耳机等传统领域。检察机关加强跨部门协作配合,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依法严厉惩治态势,服务保障企业科技创新和新业态健康发展。
    此外,针对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应对,刘太宗表示,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等特征相互交织,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也呈现新趋势特点,如涉及领域广手段更新快办案难度增大等。检察机关将持续密切关注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专业化建设,总结分析新型作案方式手段,加强与行政机关、侦查机关的协作配合,及时发布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强化对下指导和以案释法,持续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惩治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提升权利人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升网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质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