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4-25
2023-04-25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内蒙古鄂托克旗:“产业联盟”解锁“致富密码”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16
    一车车装满牛羊土鸡的货车,一个个充满“第一书记”乡音笑语的直播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用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这个“金点子”“妙方子”解开了农牧民生产经营“小、散、乱”难题。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第一书记促产业振兴,众人拾柴、抱团取暖,鄂托克旗给出了参考答案。
    近年来,鄂托克旗把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确定了围绕党建领建联盟、依托联盟做强产业的工作思路,创新推开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模式,通过“产业抱团”扩面提质,大力推进产供销深度融合,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稳健。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过去的鄂托克旗嘎查村集体经济生产规模小、产业结构散、应对市场能力差,农牧民单打独干都是“英雄好汉”,集体经济成效不高。如何改变现状、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为鄂托克旗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答题。
    “自联盟成立以来,累计为农牧民销售了价值2918万元的农畜产品,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了实惠。”鄂托克旗包联办负责人说。
    互联网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2023年,联盟发起“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暨乡村主播孵化陪跑”行动,21名第一书记用镜头描绘着家乡的山山水水,用语言讲述着农牧民的致富故事。今年到目前,已通过直播帮助农牧民销售农畜产品380万元。
    随着产业联盟的蓬勃发展,线下跑订单、办展会,线上直播带货、视频宣传,越来越多像阿尔巴斯山羊、鄂托克螺旋藻、木凯淖尔土鸡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装进了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群众的“菜篮子”“肉盘子”,酒香再也不怕巷子深,一条产供销一体、跨地域协作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越走越宽广。(杨磊杜磊)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