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4-21
2023-04-21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业内人士热议银行业转型:

聚焦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

作者: ■张佳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39
    日前,多位专家学者在由浙商银行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举办的“银行业转型与中国式金融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跨越经济周期是银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构建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策略是银行业转型的关键。均衡配置各类资产,提高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配比,是银行业未来行稳致远的发展策略之一。
    浙商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景峰认为,银行资金来源的属性决定了资金的偏好属性,面对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浙商银行希望用合理的波动平滑周期对业绩的影响,实现资本更节约、资产质量更可控、价值创造更可持续,以期实现穿越周期的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指出,如何在审慎的银行体系架构中,实现金融支持创新的功能,走出这条路,就是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金融发展思路。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看来,金融业需要在维持金融稳定和获得经营收益之间求得平衡。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部分脆弱性较大的机构或经济,容易在经济与金融周期发生转变时受到较大冲击,即“在险稳定”。
    黄益平指出,应通过监管与经营努力,尽可能地降低机构与经济的脆弱性,增强稳定性。若经济与金融周期发生转变,要对可能发生的后果做好预案,接受违约、破产或者实施兜底。构建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可以有效地降低“在险稳定”,对于提高单个银行的在险价值和保持整个银行体系的在险稳定具有关键作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同样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实现中国式金融现代化,其基础条件就是银行业顺利转型,而构建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是银行业转型的关键。
    从银行估值角度来看,多位专家认为,参考先进银行经验,弱敏感资产配比通过丰富全面的中间业务品类,让银行更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其估值也会更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还认为,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集中度,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采取小额分散资产配置以及在弱经济周期行业配置资产的方式,有助于分散风险,保证银行经营的稳定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金融需求增长持续放缓,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和规范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变化已趋近拐点,行业集中度持续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出现根本性变化。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行业集中度企稳且小幅回升、行业机构数量适度减少、竞争环境趋于规范和适度,将成为行业演进中的主要特征。商业银行应摒弃粗放发展模式,以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作为压舱石,适当配置趋势向上的行业和企业,提升发展的稳健性和质量,是未来银行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曾刚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