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4-18
2023-04-18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应善待“超龄劳动者”

作者: ■冉莉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90

    近期,“超龄劳动者”引发社会关注。随着中国老龄化逐步加剧,很多人在超过退休年龄后仍要为生活奔波,但年龄却又成了求职门槛。
    所谓“超龄劳动者”,是指已超过退休年龄却仍在从事劳务工作的人。这一群体人员构成主要包括单位退休返聘人员和超过法定劳动年龄仍在继续打工的劳动者两部分。前者多属工程师、医师等高层次劳动者,后者多集中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超龄劳动者都是当下职场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特殊劳动群体。
    这些“超龄劳动者”虽然在年轻时曾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但如今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受制于年龄的限制和职业技能的匮乏,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超龄劳动者”工作环境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身体伤害风险。其次,“超龄劳动者”,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的“超龄劳动者”的收入普遍不高,还面临缺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等问题。最后,因为已经超龄,他们很难获得晋升和进修的机会,缺乏向上流动的渠道。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2岁,远大于退休年龄,社会上很多已退休人士有继续参加工作、赚更多钱养老的意愿。站在用人单位角度,应善待已经聘用的“超龄劳动者”,要守好安全生产红线,尽可能避免安排“超龄劳动者”从事高空、高压、高温等危险或繁重的劳动,对“超龄劳动者”要倍加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加大对“超龄劳动者”技能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素质,提升他们的待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