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4-11
2023-04-11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苏州吴江区激活乡村振兴“新经济”

探索“企业+村集体+项目”合作模式 加快富民增收步伐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通讯员吴会宣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17

    民营企业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参与力量。如何有效搭建桥梁纽带,拓宽民企投身共同富裕的路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依托“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项目”合作模式,打通把企业家的理念和想法落实到农村来的通道,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为共同富裕交出了优异答卷。
    近日,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再次向盛泽镇寺西洋村定向捐赠2000万元,助力寺西洋村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恒力非常荣幸能够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参与村企共建,为家乡发展尽绵薄之力。”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这样说。在此之前,陈建华曾主动出资280万元,支持寺西洋村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推动人居环境向好转变。
    昔日废弃荒地蝶变美丽菜园,狭窄破旧的水泥路浇筑成宽敞平整的沥青路,昏暗的村道角落被太阳能景观灯照亮,“脏乱差”的沿河驳岸修葺一新美如画……说起村里的种种变化,今年74岁的寺西洋村村民姚阿五露出了幸福笑容,“能住在这么好的环境里,真格享福!”
    寺西洋村人的幸福不止于此,有了恒力的捐赠帮扶,村里还将推进特色精品乡村项目建设,进一步激活“新经济”,通过完善自我造血功能,加快富民增收。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于1936年所著的《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使得该村成为观察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取景框”。怀揣对费老的敬意和对乡土的眷恋,去年,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代表集团向开弦弓村捐赠500万元,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与此同时,吴江区餐饮业商会会长、苏州鼎记嘉年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卫新来到开弦弓村投资建设“江村1936·嘉年华”项目,不仅为开弦弓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配套支撑,还给村民创造就业岗位。不过,徐卫新的振兴“江村梦”并未就此止步,大型宴会中心、各类餐饮、高端民宿……他还在积极规划二期项目,开启一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企业的关心帮扶让乡村振兴更有盼头、让强村富民更有奔头。去年年初,汾湖高新区(黎里镇)银杏村村委会携手苏州市社会帮扶基金、吴江区老区开发促进会共同筹资设立银杏村强村富民基金,用于乡村振兴、扶弱帮困以及公益事业。得知这一消息后,苏州市万鑫钢构净化工程有限公司等9家本土爱心企业纷纷向银杏村强村富民基金捐款,希望为村子发展贡献力量,让村民更具幸福感、获得感。
    放眼吴江,除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号召,在兴村共富的道路上各显神通,各家商会也不遑多让,主动与本地乡村“牵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同向同行。吴江区工商联向全区商会和民营企业家发出倡议,以盛泽镇总商会为切入点打造示范标杆,动员企业家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开展村企合作,助力共同富裕。
    在区镇两级的共同推动下,“万企兴万村共筑乡村梦”行动旗帜飘扬“绸都”沃野。实施“村企共建青力同行”青年企业家挂职培养工程,一批青年企业家挂职行政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形成共建联盟发展模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截至目前,盛泽镇已实现30个行政村村企结对全覆盖。
    古塔长桥、碧波荡漾,走进盛泽镇黄家溪村,抬头是景,推窗见绿,一幅曼妙多姿的乡村画卷迎面铺展。村美景美背后,离不开商会强有力的支撑。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黄家溪村会同黄家溪商会发展休闲农业及农村旅游,推进稻渔共养、果园采摘等项目,让振兴乡村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前不久,黄家溪村和黄家溪商会还举办共富基金签约仪式,由商会分阶段出资1000万元,为村集体建设添砖加瓦。该商会还建立了全省首个村级商会乡村振兴基金,首批募捐了600万元,助力黄家溪村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花果之村”。
    截至目前,吴江全区已有489家民营企业、商会与本地68个村、社区结对,实施帮扶项目16个,投入资金达6646.1万元。吴江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沈向东表示,接下来,当地将持续深化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在巩固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找准帮与兴、企与村、义与利的结合点,把民营企业、商会两股力量更多动员到乡村振兴主战场,打造可观可感的乡村嬗变场景,让共同富裕的美好梦想不断照进现实。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