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4-04
2023-04-04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福建漳平:在故乡热土打造“美丽产业”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36
    曾几何时,走出乡村是一代人逐梦的起点。但在福建龙岩漳平市永福镇,一批“新农人”带着新思想、新技术、新农具,扎根大山,在故乡热土尽情施展才华。
    永福镇平均海拔780米,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花。“永福被誉为‘中国杜鹃花之乡’,杜鹃花种植面积达5.5万亩,盆栽杜鹃花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永福镇副镇长王秋鹏说。
    陈子望是当地最早种植杜鹃的花农之一,但本土杜鹃繁殖难、生长慢,所以国外进口的杜鹃品种长期广受欢迎。作为土生土长的永福镇人,陈子望看到本土杜鹃逐渐销声匿迹,急在心里。
    为解决这一问题,陈子望召集村里懂技术的骨干,带头创办了花卉研究所,专攻杜鹃的栽培技术和品种研发。陈子望试验了土质的类型、水分等多种要素,并引进国外品种与本土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出新品种,实现了露天栽培向盆景栽培的转变。
    “以前杜鹃作为工程苗,一棵苗卖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如今,永福镇有上千个杜鹃品种,把盆景工艺结合到花卉的形态上,使永福杜鹃从简单的农产品变成工艺品,价格翻了好几番。”陈子望说。
    这个春天,永福镇鸿浩园“出了圈”,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村民称其为“后花园”。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返乡创业青年黄艳的到来使其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大学学的是园林设计,正好家乡在发展花卉产业,就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乡村花园景观。”永福镇鸿浩园负责人黄艳说。
    “整个花园有十几亩地,七八百个品种的杜鹃。”如何让花园产生经济效益,黄艳自有一套生意经。她说,自己不只卖花,还卖配套服务,会根据顾客的家居风格和布局提供设计方案,上门为其打造家庭“后花园”。黄艳说,“一年销售额可达30多万元,现在基本上忙不过来。”未来她打算推广这种经营模式,让花卉经营更上一层楼。
    不仅是杜鹃花,永福的茶花、兰花等花卉产业也顺势发展起来。但如此美丽的花卉,如何走出大山,是摆在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远在江苏从事电商服务的陈玉凤听到家乡的花难以打开销路,毅然放弃月薪上万元的工作,带着运营团队回到永福,既开实体档口,又帮村民线上卖花。电商平台成为村民的新销售渠道。鉴于“农村主播”越来越多,永福镇投资建成了占地10亩的电商产业园,依托“互联网+农业”,为花农打造集花卉生产、农产品展销、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花卉产业集聚地,使永福花卉形成了新的业态模式。截至目前,永福镇从事电商的农户已超3000人。(周义吴剑锋)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