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3-01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北京世纪金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王英: |
国际教育营销需深层触达 |
|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62 |
|
|
|
|
|
|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现有国际学校存量总计1300多所,其学生总量近几年来始终保持在55万名左右。随着国际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针对性政策多次强调,要建设可招收中国国籍的双语国际化学校;IBO官方也宣布了将会在小学初中阶段的IB课程中增加义务教育课程。可见,未来义务教育和国际课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会是一种新趋势。 “国际化学校的竞争与日俱增,想要突破重围,营销升级是破圈利器。”北京世纪金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王英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王英慧眼独具,早在2015年便创立了世纪金成,并瞄准国际教育领域巨大的上升空间,将公司定位为提供国际教育信息、咨询与服务的专业平台。根据国际化学校的地域分布特征,她将公司扎根北京,业务触角遍布广东、上海等发达城市,以点到面不仅扎实稳固企业的地域资源,同时也为团队的后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国际化学校现阶段的品牌营销缺陷在于同质化较高。对此,王英表示,打造品牌认知和强化家校连接才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有鉴于传单发放、展位宣传的传统营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市场环境,她决心通过为国际化学校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来打破营销壁垒。经过详尽调研,她带领团队为各合作学校制定清晰又特异的规划定位,并搭建出完整的媒体矩阵进行引流,同时结合最新的社群、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打法,形成二次传播,有效深化合作学校的品牌效应。她还将家校关系的维护放在国际化学校口碑营销的首要位置,以多元化的交流社群真实展现家长视角下的学校口碑,助力家长群体多维度、多场景、多层面地了解学校,从而大力提高国际学校与家长群体的适配度,为国际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和适才教育的深入作出了贡献。 众所周知,择校需要家长进行漫长的咨询、对比及研究,是个耗心力且需要长期决策的过程。王英站在消费者角度,替消费者着想,联合校方、教育机构等组织举办各式落地活动,正确引导并有效加速了这个过程。 在她主办的民办国际就读体验交流线下沙龙活动中,王英带领世纪金成通过定向筛选客群,以真实的第三方舆论有效保障高于同行业数倍的转化率,最终单场活动就达到近百万元的成交额。她在线上全媒体+线下私域活动的成功尝试,更是为教育营销打破传统桎梏,开启创意营销新时代。 王英凭借卓越的专业积累以及创新的营销思维,以内容积聚精准流量,以流量助力平台优化品牌,多效合一地将营销化为能量脉冲,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也为中国学子打造更包容、更先锋的教学环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