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2-23
2023-02-23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大有必要

作者: ■叶金福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46

    近来,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创新推出食品安全监管新举措,让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激发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更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眼下,随着网络订餐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启了“外卖生活模式”。于是,外卖食品安全便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其中外卖餐饮后厨脏乱差等现象,更是成了消费者的一个关注问题。
    但由于消费者和外卖商家分别处在买卖的两个端点上,对于外卖食品的卫生状况,消费者往往只能从商家提供的信息、消费者的评价等方面获取,而对于餐饮后厨脏乱差等食品安全隐患,却无从知晓。即使发现外卖食品存有脏乱差等安全问题,消费者也往往因无证据而无从举证。这说明,外卖餐饮食品安全还存有诸多“漏洞”。
    监管也需要创新。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让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这无疑是一种监管创新,也是守护外卖食品安全的一记妙招。
    众所周知,外卖小哥每天与外卖商家打交道,他们在取餐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些食品安全隐患。因而,让他们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好处多多。比如: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来说,有了内部“吹哨人”,就能第一时间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便于“精准处罚”。再比如:对于外卖商家而言,有了内部“吹哨人”,也会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监督,就会促使外卖商家高度重视外卖食品安全,严格把好外卖食品安全关。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内部“吹哨人”,对于消费者来说,“舌尖上的安全”也就多了一份保障。可见,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之举,大有必要,值得尝试。
    当然,守护外卖食品安全不能仅靠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还需监管到位和商家自律。一方面,食安、消保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既要对外卖商家全方位、全链条地进行“严督查”,又要对存有食品安全隐患的外卖商家进行“严处罚”,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停业整顿”,甚至“从业禁止”,“追究刑责”等严惩重处机制,让无良商家付出应有代价,倒逼其把好外卖食品安全关,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另一方面,外卖商家应学会自律,要本着“顾客至上,安全第一”的经营理念,切实做好餐饮后厨的卫生保障工作,杜绝餐饮后厨脏乱差现象,从而确保每一份外卖食品的“绝对安全”。
    笔者相信,只要多些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这样的监管创新,形成社会监督、行业监督、行政执法监督三方合力,就一定能提高外卖餐饮食品安全水平,从而共同守护好外卖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