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2-21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盒马助力昆明数字乡村建设 |
打造订单式农业促进当地群众增收 |
作者:
■本报记者文雪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55 |
|
|
|
|
|
|
“根据订单为盒马鲜生定向种植农产品的‘盒马村’模式,成为当下农村发展、转型的新样本。”近日,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式上,盘龙区区长高庚作工作报告,“盒马村”建设被纳入2022年区委、区政府工作成绩。高庚表示,基于有机“盒马村”打造订单式农业,正是盘龙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 “盒马村”是指那些根据盒马订单,产销之间形成稳定供应关系,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改造,发展数字农业的村庄。盒马村的出现,激发了当地农业转型的新活力。 去年7月,全国首个有机蔬菜“盒马村”在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中所村揭牌。仪式上,盒马与当地签下价值3亿元的有机蔬菜采购订单。通过3年探索,“盒马村”已经探索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以稳定订单链接全国市场,促进当地群众增收。 云南芸岭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集团副总经理张建表示:“此前有机菜种植成本高,普通消费者吃不起。企业愁销路,农民愁出路。”而2019年,该公司首次与盒马合作后,通过规模化的稳定订单,企业降低了生产、认证成本,使得“高端定制化”的有机菜进入寻常人家。 根据滇源街道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有机“盒马村”种植面积达3000亩,已有33种有机蔬菜在盒马全国门店上架,价格仅为普通蔬菜1.5倍。无农药、无化肥、无激素的有机蔬菜逐渐得到消费者青睐。 位于滇池源头水资源保护区的中所村,曾面临着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保护区成立后,区域内工业搬迁、传统农业停滞,不少年轻人外流。 如今,有机农业不仅创造更高收益,还通过“零碳”种植技术巩固当地环境优势。“地还没耕,订单先来了。”在有机“盒马村”,很多回乡就业的年轻人都对此深有感触,有机蔬菜经过精细包装,销售到大城市商超,收益稳定,农民再也不愁菜卖不上价钱。 张建表示,中所村农民以前平均月收入约1800至2000元,到基地工作后月薪已突破8000元,不少夫妻双双在“盒马村”找到工作。有了生产收益,越来越多有技术的年轻人开始回流,基地员工的平均年龄从60岁降到40岁。 不仅仅是昆明中所村,很多云南特色乡村都通过“盒马村”模式积极转型数字乡村建设。 盒马全国生鲜采销总监孙宏伟表示,盒马目前已在云南设立7个“盒马村”,把曲靖的苗苗菜、大理的七彩番茄、普洱的国产牛油果打造成盒马爆款。今年,盒马将会持续加大在云南的基地建设,预计用一年时间,让云南“盒马村”数量翻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