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2-21
2023-02-2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消费贷利好要看隐忧也要解

作者: ■余明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3

    消费贷利率步入“2”字头,利好要看到,隐忧也要及时解。银行等机构要在宣传消费贷利率降低利好的同时,全面提醒其“副作用”,树立正确业绩观,严格审核。监管部门等也要统筹协调,让不同银行、地区的消费贷利率与其他贷款利率在科学区间运行,杜绝消费贷被挪作他用的不当行为。
    据报道,新年以来,很多人接到了各家银行推销消费贷的电话,贷款利率较此前有了较大幅度下降。
    随着消费需求复苏,贷款需求不断升温,消费贷成为个贷市场的主力军,银行消费贷利率随之打起了价格战。目前,多家银行消费贷产品最低利率已在3%左右,甚至有银行将消费贷产品年利率推至新低2.98%,步入“2”字头。
    消费贷款也称消费者贷款,是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以消费者信用为基础,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置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消费贷虽然具有消费用途广泛、贷款额度较高、贷款期限较长等特点,但其适用范围显然也是有限制的,比如楼市、股市领域等,个人消费贷就是不应该进入或被使用的。
    从宏观来看,个人消费贷对国家搭建促个人消费、促国家经济稳健发展而构建的“制度大厦”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贷利率越低,国家的促消费“制度大厦”地基就越稳固,促消费促发展的效果就会越好;对银行或金融机构而言,消费贷款已是他们支持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利率越低就能更吸引消费贷规模,扩大自身业务范围和业绩;对个人来说,消费利率越低,也就意味着可以以更小代价,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商品或服务等,也是利好满满。
    尽管如此,也应该看到凡事都有两面性,消费贷利率“越来越低”虽然利好明显,但也可能存在一些隐忧,尤其是在当前背景下。
    比如会刺激盲目消费。此前不少事例都已经证明,消费贷的推出,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一些不理性消费者盲目消费。如今,消费贷利率“越来越低”,如果不能有效宣传教育等,尤其是一些银行、金融机构或工作人员,为了争取更多业务盲目扩大宣传消费贷好处等。若真如此,不但对消费者不利,而且从根本上说也是对构筑稳固可持续消费根基的掣肘。
    更关键的是,消费贷利率“越来越低”,会与其它贷款利率等形成的利差更大,可能会导致消费贷款被不合理挪用。开年以来,提前还房贷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之所以出现不少消费者提前还房贷现象,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房贷利率与其同期贷款、存款等利率相比,如果不提前还款会付出更多代价。而为了还房贷,或者使用房贷代价更小,不少中介、消费者等都打起了歪主意。
    这凸显出一些银行或金融机构在消费贷发放、审核尤其是监督消费贷用途等问题上,缺乏足够、连贯、彻底有效的机制。
    此外,消费贷利率降低,如果被挪用进入楼市的动力就大,不但伤害消费贷的原意和效用,还可能会刺激楼市价格,扰乱相关行业正常价格等秩序,形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因此,消费贷利率步入“2”字头,利好要看到,隐忧也要及时解。这就要求银行等机构在宣传消费贷利率降低利好的同时,也要全面提醒其“副作用”,避免盲目消费。
    更重要的是,银行等机构要树立正确业绩观,严格审核、监管,确保消费贷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同时,监管部门等也要统筹协调,让不同银行、地区的消费贷利率与其他贷款利率在科学区间运行,杜绝消费贷被挪作他用的不当行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