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2-14
2023-02-14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贵州毕节:搭建大数据平台促就业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52
    33岁的罗文义是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惠民街道的居民,日前,他乘坐织金县组织的免费外出务工大巴来到浙江,开启了新一年的务工旅程。
    罗文义常年外出务工,他在今年春节前回到老家织金县,计划过完元宵节再外出务工。像罗文义这样的就业状况,被登记到毕节市全口径劳动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上。“回到老家后,平台就会显示他处于待就业状态,提示街道办安排后续就业服务工作。”织金县惠民街道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晏义军介绍。
    罗文义说,春节假期后,街道办工作人员通知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几场专场招聘会,几经考虑,他选择去一家沿海省份的建筑企业务工。“我做的是木工,每个月工资有5000元,感谢政府提供平台帮我找到工作。”他说。
    罗文义快速找到工作,离不开毕节市搭建全口径劳动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建设。为提升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毕节市在去年4月启动建设全口径劳动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辅助搭建就业、社保、维权等微信小程序平台,涵盖了劳动力信息、求职招聘、岗位推荐等多个功能板块,以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帮助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带动更多老百姓稳岗就业。
    记者走进毕节市就业局实地体验了这个大数据平台。在大屏上点击“返乡返岗监测”,该平台就会滚动显示毕节市返乡人数,同时也显示返岗就业人数,能够实时分析就业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情况。
    据了解,该平台另一项重要功能是针对脱贫劳动力就业状况的监测分析。县、乡镇有关部门通过平台分析功能,查询到脱贫劳动力长时间没有就业,就会督促指导基层干部进一步开展好相关就业指导。黔西市林泉镇林泉社区居民杨雄是当地的易地搬迁脱贫户,他去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和在家照顾小孩等原因,长时间没有工作。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当地镇、村干部上门向杨雄推荐就业岗位,今年春节后,他被介绍到浙江省温岭市一家鞋厂从事普工工作,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大数据平台通过实时的智慧统计分析,助力各基层有关部门落实好就业服务工作,提升就业服务的效率。”毕节市就业局局长陈环介绍,下一步,毕节市将依托该平台,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通过集成求职、劳动维权、代办服务等功能,进一步高质量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李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