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2-08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三祥新材:创新驱动拓未来 |
|
作者:
■徐志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02 |
|
|
|
|
|
|
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祥新材”)始创于1988年,长期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锆系、镁系和先进陶瓷系”三大业务板块,并持续延链拓展,产品主要涵盖电熔锆、纳米氧化锆等150多个品种,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让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鹏深感兴奋,“三祥新材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坚定了企业心无旁骛做主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信心。” 专注专业领域 展厅内,九大系列产品、150多个品种,令人应接不暇。“归结起来三大业务板块:锆系新材料、镁系合金新材料、先进陶瓷新材料,都在新材料产业这条主赛道。”夏鹏说。 本世纪初,三祥新材进军电熔氧化锆业务,开始在新材料领域的多年深耕,这期间,赚“快钱”“热钱”的机会不少——从矿山经营到房地产开发再到小额贷款公司,都被夏鹏一一拒绝。“山区小企业,不能贪大求全,不搞四面出击,而要专注专业领域,全力做到最好。” 这样的坚持,让三祥新材不断成长为全球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各类产品持续热销。 电熔氧化锆是三祥新材的主导产品之一。历经多年积累,该产品如今不仅产量全球份额大,高达99.8%的纯度同样世界领先。虽然前段时间受到一些影响,但目前产品依然产销两旺! 最近,三祥新材正在试生产锆珠。这些白色小球看起来虽然不起眼,却都是上等的研磨材料,如今每吨售价20万元以上。锆珠的原料纳米氧化锆,是三祥新材“锆系产品大家族”的新成员。公司2021年布局纳米氧化锆生产线,如今已开始试生产。“纳米氧化锆耐磨、耐腐、耐温性能远超普通氧化锆。”对于这种新材料的市场应用前景,夏鹏充满了信心。 抓创新不问“出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从‘一步法熔炼二氧化锆颗粒技术’到‘非熔配法节能包芯线技术’,三祥新材现有65项发明专利、89项实用新型专利。这是企业依靠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成果。”夏鹏说。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都会全力支持。地处山区的三祥新材,靠的正是“不问‘出身’”延揽人才。 从打造国家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到创新“一事一议”人才引进机制,再到紧盯高层次人才的“千人培养计划”……对人才,三祥新材既善于用,也舍得投。企业设立了创新奖,每年都真金白银奖励创新者。不论研发人员、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员工,谁有贡献谁拿奖。 如今,三祥新材设有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氧化锆材料重点实验室以及省级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与数字经济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祥新材积极向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转型,推动企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智能化、数字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走进三祥新材投资参股的宁德文达镁铝科技有限公司,压铸机运转着,自动搬运机器人准备就绪,智能化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绿色转型,三祥新材积极行动:工业用水循环使用零排放,工业废气“变废为宝”再利用。微硅粉生产车间,厂区所有电熔炉排出的废气都被收集在此加工,成为建筑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民营实体经济提供了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三祥新材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努力打造全球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做新时代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与推动者,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夏鹏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