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1-17
2023-01-17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注入政策“活水”,浇开中小微发展之“花”

作者: ■丁恒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87

    新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引擎有动力。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细胞”,亿万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力量。当前,一些市场主体遭遇了一些经营困境,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面临订单缺、成本高、回款慢、融资贵等问题,仍处于“加把火就能挺过来”的关键期。在这种情况下,用好用足各类政策工具,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尤为重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从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两方面,共提出15项具体举措,推动中小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引擎有动力。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细胞”,亿万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力量。当前,一些市场主体遭遇了一些经营困境,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面临订单缺、成本高、回款慢、融资贵等问题,仍处于“加把火就能挺过来”的关键期。在这种情况下,用好用足各类政策工具,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尤为重要。此番15项具体举措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为中小微企业带来“及时雨”,可谓一举多得、正当其时。充实政策“工具箱”,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提供更多弹药补给,我们就能用政策活水浇开中小微企业“似锦繁花”,让“稳”的基础更扎实,让“进”的动能更充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经济运行是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宏观政策的制定实施必须兼顾当前与长远,既要精准有力又要合理适度。此番15项具体举措出台,不断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针对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从政策支持、融资促进、扩大需求、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的7方面举措;针对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从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的8方面举措。这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宏观政策的靠前发力、精准有力、协同发力,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中小微企业蕴藏的澎湃活力,更坚定了中小微企业迎难而上、爬坡过坎的信心底气。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政策工具箱已经打开,效果究竟如何,关键还得看落实。好的政策不会自动实现,要对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让中小微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这就需要坚持精准直达的要求,有效对接企业需求,把政策红利直接送到企业手中,最大程度减少政策执行中的“梗阻”,发挥出政策工具的作用,增强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也要看到,政策的落地见效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企业面临的困难、情况千差万别,也很难用一套政策、一种方案解决所有问题。这就需要密切跟踪政策实施情况,做好形势分析、政策效果调研等工作,针对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对政策措施加以调整、修正,努力发挥出“1+1﹥2”的综合效应。唯有狠抓落实,让政策效力充分发挥,才能让中小微企业的活力充分迸发出来,在爬坡过坎中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需要看到,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是由成千上万个市场主体组成的。截至2022年底,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69亿户,相比2012年底的5500万户,净增超1亿户,年平均增幅12%。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让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我国经济发展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前进道路上,以稳定、可靠、给力的政策措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既谋划长远、重塑中长期发展动力,又干在当下、化解突出矛盾,加快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让中小微企业轻装上阵、逆风起飞,我们就一定能把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推动中国号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驶向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