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1-10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海南昌江:山海黎乡的振兴之路 |
|
作者:
■林晨音罗夏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38 |
|
|
|
|
|
|
有人说,海南岛的新年,从一朵娇艳绽放的木棉花开始。大海之南,在素有“中国木棉之乡”美称的昌江黎族自治县,“万里木棉红”是一二月的主色调,如木棉红般充满活力,成为近年来当地乡村发展的主旋律。 昌江,水秀山灵,民风质朴。时下,昌江正在着力构建海南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海南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基地等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彰显山海黎乡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特色产业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以前不好卖!现在我们种的黑米不仅有统一收购,价格还翻了一倍!”新年伊始,暖阳高照,昌江乌烈镇白石村的村民们开着收割机穿梭在稻浪间,笑意盈盈,机器嗡嗡嗡的轰鸣声也透着一股丰收的喜悦。 有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才有扎扎实实的底气。 该村1998年引进香水菠萝,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党支部+龙头企业+党员+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龙头企业、党员示范带动全村380户农户种植香水菠萝,2021年实现种植面积1.2万亩,其中公司规模种植面积4000余亩,农户种植面积7000余亩。 除发展极具特色的香水菠萝产业外,该村还发展种植甘蔗、圣女果、香蕉等作物,促成村内产业结构多元化,逐步形成“一村多品”产业布局,并通过网络直播、品牌推介会、产销对接会等方式,让香水菠萝搭上“网络便车”,带动农户“触网”增收近3000万元,真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电商进村 消除农产品购销鸿沟 白石村和好清村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产业发展得好,更要销得出、卖得好,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收益的道理。 2021年起,昌江开始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了一条政府积极作为、网商网军踊跃创业、企业自愿转型的农产品上行电商模式。 位于县城新区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是昌江电商运营的核心,对入驻企业实行“三免六服务”政策,即免费装修房屋、免费组织培训、免除房租;提供全程电子商务服务、营销策划、包装设计、网店开设、产品直播、仓储物流服务,为电子商务进农村提供服务支撑。目前,已有19家电商企业入驻到这里,初步形成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实现农特产品网上推广、营销、物流配送等“一条龙”服务,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昌江模式”欣欣向荣。 针对创业青年、农民、残疾人等不同群体,服务中心分层次、分岗位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进行电商基础知识普及、电商专业技能、企业电商孵化转型、微商营销等课程培训,共精准培训2000人次。创客空间定期举办的电商沙龙活动,极大激发了年轻人干事创业的热情。 此外,昌江积极挖掘地方农特产品,对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创意设计、品牌包装等,打造网络知名品牌,提升昌江农特产品品牌价值。目前,全县共打造了“昌江芒果”“百年古树芒果”“海尾地瓜”“凌家好薯、青山盖咭果”等10个知名电商品牌。其中,“昌江芒果”等被评为国家地标产品,开创了品牌营销新局面。截至2022年10月份,昌江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4074万元,同比增长16.09%,有力地带动了农村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振兴 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王下乡曾是昌江最偏远的贫困山区,素有“海南小西藏”之称,地处深山老林,人口少、分布零散,当地学校教学条件简陋,连续15年高中升学率为零。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教育。昌江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教育移民的扶贫新模式,把王下乡初中部的学生送到县民族中学,以寄宿制方式在民族中学免费就读。 山村巨变,凤凰归巢。实施教育移民以来,153名王下学生圆了大学梦,15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接起了乡村振兴接力棒。 为防止教育与就业脱节,昌江确定了“贫困偏僻农村学生易地搬迁读书——职业教育——城镇就业”的思路,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移民的关键环节,加快建设容纳2000名在校生的县职教中心,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目前,实施教育移民后的王下初中毕业生除就读普通高中外,其余学生均由政府出资全部进入县职教中心接受职业教育。 昌江在对王下乡实施教育移民的同时,还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由县财政按人口每月发放生态补偿金,推动森林覆盖率从2007年的不足60%上升到现在的98%。2020年,王下乡三派村、大炎村、洪水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2019年,王下乡启动“黎花里”文旅小镇项目,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让群众吃上“旅游饭”。2022年,王下乡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比2016年同比增长262%,实现了向“中国第一黎乡”的历史性蝶变。 2022年,昌江的乡村振兴成绩单硕果累累:在海南省乡村振兴大比拼活动中排名第一,县委书记陈儒茂在海南省“能力提升建设年”乡村振兴亮点展示擂台赛中荣获冠军……昌化江畔,新年的阳光点燃了枝头的红棉,昌江全县23万余人共绘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也将愈加有色彩。 (据新华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