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2-29
2022-12-29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庄建球: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促进“两个健康”发展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61
    济源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近70%,税收贡献率超80%,就业贡献率超90%。近年来,济源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提振发展信心,为促进“两个健康”提供了强大
    的精神动力。
    加强铸魂赋能。着眼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举办企业家培训班,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通过专家授课、交流互动、现场观摩等方式,组织企业家系统学习企业管理、智能制造、上市融资、政策法律等前沿知识。尤其注重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企业家培训全过程,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着力引导企业家站稳政治立场、提升境界视野、勇于创新创造、诚信守法经营。
    厚植家国情怀。大力弘扬企业家“实业报国”优良传统,坚守实业主业,壮大实体经济。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基础再造,努力实现数字变革、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更好顺应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民营企业与国家、省、市发展同频共振,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彰显企业担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做爱国敬业、回报社会的典范,鼓励企业在践行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上比贡献、争先进,支持企业在保障民生、依法纳税、诚信经营、稳定和扩大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等方面努力作为。86家企业深度参与全国“万企帮万村”,69家企业结对59个脱贫村开展“万企兴万村”,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抗疫救灾等方面,济源民营企业不计利益得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自己的担当。
    通过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力促进了济源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近年来,先后有1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3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家企业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得益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济源形成了以有色深加工、钢铁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大型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和白银生产基地之一,河南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基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