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12-23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资本市场“看门人”有了高标准 |
|
作者:
■李华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21 |
|
|
|
|
|
|
首次券商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出炉。近日,中证协发布2022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的公告,其中,12家券商被评为A类,50家券商被评为B类,15家券商则被评为C类。 专家表示,对券商投行业务质量进行公开评价,有助于完善证券行业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证券公司主动归位尽责,进一步建立健全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切实提升投行业务执业质量,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最终评价结果显示,12家公司被评为A类,分别为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国元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联合、中金公司、兴业证券、中原证券、长江证券承销保荐、中泰证券、安信证券、五矿证券和国金证券。 A类证券公司以头部券商居多。以申万宏源为代表,申万宏源表示,公司持续强化投行业务战略布局,加强内外部业务协同,不断完善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业务服务机制,形成了覆盖挂牌、督导、发行、研究、投资及做市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部分“体瘦质优”的中小券商也加入其中。例如,国元证券表示,多年来,公司始终将投行项目质量放在首位,尽职履行保荐职责,从源头把关,真正做到对项目的“保”和“荐”相结合。中泰证券表示,公司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投行、研究等领域跻身行业前列,财富管理转型迈出坚实步伐,资管、基金、期货等业务增长迅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广发证券等在内的一批龙头券商,并未获评A类,仅获得了B类评级,表明评价重点在于“拼质量”而非“比数量”。 “对比此前中证协发布的债券评级结果,可以看出,评级与资产规模和项目数量均无太大关系。”中航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薄晓旭分析,一方面,国元证券、中原证券、长江证券、中泰证券、安信证券等中小型券商在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中评级为B,但此次评级中荣获A类;另一方面,从券商投行业务数量来看,2021年中信建投共计完成IPO46件,远超除中信证券以外的其他券商,但此次评级仅评为B类。 广发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陈福表示,此次投行业务质量评估从执业质量、内控评价、业务管理三方面评估券商投行业务质量,在全面注册制预期落地前的关键时点,公布评估结果,能够促进券商进一步建立健全与注册制相匹配的业务能力,形成专业、高效、合规的业务生态,推动券商自律、自觉,归位尽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