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2-20
2022-12-20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黄河滩区群众念好“土地经”抱团致富

作者: ■新华社记者王志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88

    近日,山东省平阴县安城镇南王店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举行分红大会,68岁的村民周玉珍第一个被点到名字。她喜滋滋地走上台,数着到手的1.13万元现金,眼角满是笑意。
    黄河滩区迁建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长期以来,受汛期洪水淹没威胁等影响,黄河滩区群众祖祖辈辈与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为伴。
    近年来,随着山东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完工,60万滩区群众圆了期盼多年的“安居梦”。但迁建后多数村民远离耕地,种地又成了新问题。
    南王店村曾是一个无资金、无产业的经济薄弱村,从滩区搬迁后,村党支部书记尹贻国就跟村两委成员商议如何把地种好。2020年7月,他们成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了村里350亩土地,全村村民都成了合作社股东。
    尹贻国说,合作社统一采购良种和肥料,统一机种机收、精准田管和销售,规模化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既降低种植成本,又提高了粮食亩产。两年来,合作社每年都举办分红大会,共计发放土地流转费和分红80多万元。
    同样是滩区迁建村的安城镇北贵平村,此前一直面临村集体增收难问题。去年,村两委干部带头、党员自愿报名,完成了240亩土地流转,间作种植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今年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
    平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乔梁说,平阴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鼓励无产业种植基础的村,采取入股、流转等多种方式,依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村民土地集中起来,实行统购、统耕、统管、统收、统销,实现“抱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平阴县已有41个村实行粮食规模化经营,其中半数以上为滩区迁建村,共流转土地1.8万亩,拉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年经营收入平均增加5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平均增收5万余元、群众户均增收3000多元,实现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