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12-15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黑龙江省化工产业商会: |
“加减乘除”管理法帮会员焕发新活力 |
|
作者:
■本报记者刘洁通讯员姜银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60 |
|
|
|
|
|
|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黑龙江省税务局发布报告显示,以石化业为核心的龙江“原字号”企业通过调优结构、延长链条,走上深度开发、转型升级的发展快车道。而来自民营石化企业聚集的黑龙江省化工产业商会相关数据也表明,通过努力,该商会会员企业的经营也出现普遍“可喜向好”局面。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化工产业商会针对会员企业长期受高成本低利润困扰的现实,提出“加减乘除”管理法,持续探索疫情状态下降成本增效益的新方法、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引导会员企业精准做好成本管控工作,努力打赢一场“降本增效、扭亏为盈”攻坚战。 通过营造氛围做“加法”,商会坚持党建引领,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践行“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把广大会员思想教育当作第一要务来抓,充分利用会长办公扩大会、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会企周生产经营例会、班前班后会等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会员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 通过讲形势、明任务、增信心、鼓干劲,商会围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等会员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深化对标精细化管理,层层分解指标、逐项抓好落实,夯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纵向到基层、车间、班组、岗位,横向到各承包负责人。 商会向每个会员企业不断灌输将精打细算、过“紧日子”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提出作为管理人员及广大会员内化于心的作风和习惯,有效发挥各级管理者的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以过硬的作风应对疫情防控和行业挑战、化危为机,全力以赴打赢“降本增效、扭亏为盈”攻坚战。 通过倡导精细管理做“减法”,商会引导会员企业破译“消耗密码”,实现减耗增效。在商会倡导下,黑龙江泰纳科技集团、黑龙江中盟龙新化工、黑龙江京盛华环保技术等会员企业,以生产设备配件优化管理为导向、以实现备品配件零库存管理为目标,实施“设备配件计划申报、原材料、成本资金”三统筹管理。通过聚焦提质增效“落脚点”,会员企业消“减”成本,捂紧“钱袋子”,牢固树立精细管理,调拨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充分挖掘成本降低潜能,全员开展减费节支、修旧利废,让降本增效思路更开阔。同时,商会尝到企业坚持常态化开展经济分析会、对标挖潜会,查找管理短板弱项,力求盘活库存,持续调整经济指标,予算检维修费用,健全考核机制,凡能自修的设备绝不外委,以减少企业费用支出。 通过引导会员企业提质增效做“乘法”,帮助企业破译“效率密码”,商会点燃提质增效“新引擎”,“乘”势而上,提质增效,全面抓好提质增效工作,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稳产基础,抓实重点管理,强化技术决策分析,优化措施方案。 针对重点工艺参数攻关,商会以会员企业生产指标、生产成本定额控制为结果导向,支持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攻关,层层分解细化责任,用成本结果控制生产过程管理。如今,会员企业中,每周组织召开化工原材料消耗分析会、每月召开降本增效目标分析会、每季开展经济运行分析会,全面总结分析生产指标,你追我赶提质增效的氛围已经蔚然成风。 另外,通过引导企业深化改革做“除法”,商会帮助企业破译“流程密码”,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 今年下半年,该商会针对生产经营实际,引导企业实施“奋战双目标、夯实双挂钩、严格四类层、管好三道线”的薪资制度改革,尤其是聚焦“中层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会员能进能出、机构能增能减”的“四能”改革,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能上不能下”或者“上得多下得少”的问题。经过努力,会员企业中,以业绩论收入、以结果论能力,持续形成追赶超越、争先创优的良好竞争氛围。 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石化行业在疫情特殊时期,产品“储销运”虽然受阻,该商会128家会员企业迎难而上,生产经营依然实现稳中向好的可喜局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