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2-15
2022-12-15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铸魂强基 踔厉奋发

南昌鄱阳商会着力打造一流商会

作者: ■司马岩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722

    2019年3月,江西省南昌鄱阳商会被全国工商联认定为全国“四好”商会,成为南昌市首家获此殊荣的工商联基层商会。
    2012年4月,南昌鄱阳商会在南昌市工商联和鄱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由在昌鄱阳籍企业家自愿联合发起成立。商会成立初期,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历经了试错、纠正、总结、调整、修复等过程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逐渐开拓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现已成长为江西省内影响力较强、信誉度较高的商会组织。
    打造党建“五红工程”品牌
    思想引领商会发展
    凝聚力是商会成功发展的首要前提,商会要想发展,统一的思想以及团结、凝聚、和谐的商会建设才是稳定发展的基础。南昌鄱阳商会致力于将商会打造成会员的精神家园,抒发家国情怀的阵地,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商会作为松散型的社会自治组织,组成人员的参会理念、诉求以及思想都具有多样性,很容易产生“利己主义”等现象,因此强化商会的党建工作,就是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引导会员树立团结凝聚的集体思维,更好地抱团发展。
    2015年8月28日,南昌鄱阳商会党支部获批正式成立,在南昌市工商联及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帮助下,南昌鄱阳商会围绕“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的核心理念,打造完成首创的党建品牌“五红工程”(既红旗导航工程、红领创业工程、红心奉献工程、红色家园工程、红星亮诺工程)。南昌鄱阳商会党建“五红工程”目前已成为南昌市乃至江西省商会党建领域的一面旗帜。
    南昌鄱阳商会党建“五红工程”的成功打造,极大提高了商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更促进了商会班子集体和全体会员的思想统一,为商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正能量凝聚商会力量
    如果说,党建工作是为商会发展引领方向,那么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则是弘扬商会正能量——会员们都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集体向善的精神又进一步凝聚了会员的心。
    南昌鄱阳商会积极倡导会员在尽心竭力做好企业经营的同时,努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紧紧把握商会特征,号召商会会员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捐资助学以及扶危助困积极担当,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6年2月27日,在南昌市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南昌鄱阳商会慈善义工站正式成立,现场募捐近45万元慈善专款,随后南昌鄱阳商会与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深度合作,开设了“鄱商慈善托管基金”,此举标志着商会公益事业走上了系统化道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南昌鄱阳商会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成为南昌市第一家向武汉捐款的商会组织。之后,家乡鄱阳也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南昌鄱阳商会紧急为家乡发动抗疫募捐,短短两天内就直接募集善款80余万元。同时,南昌鄱阳商会还紧急在海外采购防护物资,第一时间缓解鄱阳县抗疫压力,为鄱阳县的抗疫“斗争”作出重要贡献。
    2020年7月,地处鄱阳湖流域的鄱阳县经历了百年一遇的洪灾,南昌鄱阳商会全体会员怀着对家乡的牵挂,挺身而出,冒着酷暑高温为鄱阳县13个重灾乡镇抗洪一线军民送去抗洪慰问物资达50余万元,得到了家乡抗洪军民的赞扬和肯定。
    商会慈善义工站成立六年以来,在鄱阳、南昌两地组织抗疫、抗洪、精准扶贫、扶危助困、助老助学、佳节慰问、义诊等100余次大型公益活动,商会及带动会员企业累计为社会捐款捐物一千余万元,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南昌鄱阳商会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不仅带动了商会会员参与社会公益的热情,社会公益事业弘扬正能量的举措同时更促进了商会会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极大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
创新开展商会活动
促进商会健康发展
    南昌鄱阳商会不仅在实践方面的成绩亮眼,在理论探索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2019年6月,商会秘书长徐胜平开创个人公众号“商会平语”,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将个人十多年来从事工商联所属商会职业服务工作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中国现代商协会发展的实践感悟与全国商会界人士分享交流,在业内颇具影响。
    “商会平语”目前已发表文章50余篇,20余万字,很多文章被全国商会类权威媒体以及各大商协会转发转载,“商会平语”观点鲜明并敢于批评和剖析现代商协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辩证性的解决思路,对推动中国现代商协会管理实践的理论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此,南昌鄱阳商会逐渐形成了实践与理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办实事强服务
    “商会大家庭”奋进向未来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落实之年,充满机遇,同时部分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企业在突围,企业家在拼搏,南昌鄱阳商会尽职尽责,整合资源,力求办好实事、强化服务,切实做好企业的“帮手”。
    走进南昌鄱阳商会,就像“回家”一般,让会员们感到温馨且暖心。商会自换届以来,会员队伍不断扩大,理事会人数由换届时的40名发展至99名,会员总数由商会成立时的不到100名发展至将近300名,商会一直把会员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发展了一批对商会有归属感、有正能量、有热心、热爱商会事务的优质会员及理事会成员。
    自第三届理事会换届两年来,商会组织大型集体活动60余次、召开重要会议50余次,商会班子成员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共走访会员企业200余家,参加会员业余活动80余次,成功打造“活力鄱商沙龙”以及“鄱商下午茶”“鄱商月度集体生日会”“鄱商夜话”等系列综合品牌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会员之间的了解,增进了会员之间的感情,更进一步加强了商会的凝聚力。
    同时,商会还为遇到困难的会员提供帮助,为他们解决问题架起一座暖心桥梁。商会陆续为部分会员牵线解决了子女就学问题15件,帮助部分会员解决就医困难问题50余次,通过商会律师团队和政法系统乡贤维权30余次,用实际行动为会员排忧解难。商会秘书处还不定期地走访会员企业,了解动态,并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优秀会员企业相关信息,为会员企业搭建宣传平台,也为他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站在新的起点,南昌鄱阳商会将竭尽所能为会员解决生产经营困难,搭建服务平台;尊重会员个性,整合各种资源为会员服务;积极引导会员适应新常态,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促进转型发展。同时,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商会将继续从资金、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支持,为广大会员提供政策和信息咨询,帮助会员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服务会员企业、合作交流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会员与商会“大家庭”一起向未来,开创下一个更为精彩的十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