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2-09
2022-12-09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春色关不住 江水尽朝东

——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发展纪实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5547
    各级工商联要站在讲政治、讲担当、讲质效的高度,切实把做好投诉服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省工商联作为"娘家人",要带着真感情、下足真功夫服务民企发展。要通过帮助企业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同民营企业建立更加实在、紧密的联系,让民营企业在每一个诉求办理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武汉人都知道,武昌有个首义路,但知道首义路71号的人则并不多。这里原本是一个中式的小院落,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北省工商联的前辈们拆掉了小房子,在原址上竖起了一栋高楼。出于对革命先烈的敬仰,省工商联的前辈们把楼的外墙弄成红色的,没想到这成了首义路标志性建筑,整条首义路就这一栋红楼。
    首义路因纪念辛亥革命首先起义而命名,而红楼是为了警示工商联的后人们要发扬革命先辈一往无前、奋勇当先、敢为人先的精神。而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到现在都被喻为武汉人的特质。红楼大门的两侧,分别挂着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湖北省总商会两块牌子。告诉人们,这里是湖北省民营企业的娘家。红楼不会说话,但它见证了湖北省工商联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努力,见证了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成立、发展的历程。
    民企兴则湖北兴
    在湖北,上下已经行成一个共识:民企兴则湖北兴,民企强则湖北强。因此,改善湖北的营商环境是省委重中之重的事情。省工商联积极向湖北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推动几项大的政策的出台。第一条,推动省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商会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领导干部怕和民营企业打交道,不敢为企业办事的现象。第二条、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安排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第三条、省里出台涉及民营经济的政策文件,一定先征求工商联、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对于工商联、民营企业家反馈意见省委、省政府照单全收。这样政策更贴进民营企业。
    2020年,湖北省政府出台了“清文件、减审批、降收费”系列政策:《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弘扬“店小二”精神“十必须十不准”》和《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当年,湖北全年为企业新增降费达528亿元。
    2021年1月4日新年的首个工作日,湖北省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突破口,以优化制度供给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革命。亲清政商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是空前的,出台了很多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政策出台以后,各地执行的如何,怎么样更全面的了解民营企业家的心声、及时解决他们的诉求,这就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完成这个使命。
    一群喜欢“扳命”的人
    “扳命”这个词在武汉人嘴里就是喜欢做事,不怕麻烦的意思。
    2017年8月,湖北省工商联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
    班子成员个个都是不服输,到哪都是喜欢“扳命”的人。
    新一届工商联班子上任后,经过研究讨论并达成一个共识,必须要把工商联建成一个对党忠诚、对企业家掏心的团队。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从整理工商联内务,规范工作入手,给大家立规矩,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工作上除了“规定动作”外,又多了许多“自选动作”,自此机关走上了开拓创新、服务民企、提升质效的发展之路。
    湖北省投诉服务中心的前身是企业服务中心,是省工商联的内设机构,三个工作人员,有事业编,也有工勤编。没有工作抓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真正遇到困难问题,他们往往是爱莫能助,不知所措。因此,在要不要企业服务中心这件事上,当时领导班子里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撤销企业服务中心,人员、职能并到法律部;一种是不但不撤销,还要加强力量并赋予一定工作职能。2017年9月12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工商联设立非公有制企业投诉中心,负责统一受理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负责人的投诉,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2018年2月28日,省编办正式批复将企业服务中心变更为“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核准为公益一类事业编6人,明确了工作职能。
    投诉服务,一只手为民企减负,一只手为民企赋能,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赋予工商联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省工商联党组统一思想,迅速行动,研究部署工作并成立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中心筹备组,明确省工商联主席刘顺妮负责。
    2018年1—5月,刘顺妮分别带队赴兄弟省份考察服务民企发展工作。结合湖北实际,研究确立了投诉服务中心的发展模式,即“全省一张网、三级全覆盖”的投诉服务体系,从顶层设计了投诉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和规则办法,统一建立集诉求反映、企业服务、管理工作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为方便适时操作,同步开发手机APP软件,命名为“联企e站”。有些当时在全国首创。
    这一年,在湖北省工商联积极努力、全力推动下,省委、省政府把建立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工作纳入全省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向省政府报送《关于解决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资金的请示》;与省信息中心沟通交流平台系统的建设及部署事宜;与省经信厅交流探讨项目建设;向省财政厅报送建设资金的情况说明;召开法律工作座谈会,讨论修改了有关制度(《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中心工作规则》《省工商联法律服务库管理办法》《省工商联法律专家库管理办法》《省工商联购买法律服务项目及付费办法》等规章制度。10月31日,省政府批复同意项目建设资金,并建议进一步完善方案,报省数字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11月16日,省数字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了完善后的建设方案论证。11月26日,省政府复函同意项目建设。11月底,按照政府采购流程启动项目采购工作。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正式步入建设阶段。年底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就民营企业信用评价应用以及开展企业信用融资方面工作达成合作意向,为通过平台开展金融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12月24日,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举办揭牌仪式。自此,湖北省服务全省民营企业发展进入崭新时代。
    从这个路线图可以看出,没有为民企服务情怀,没有一种坚韧毅力,没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是干不成这件事的。
    搭起一座“桥”
    桥梁的作用在于沟通,纽带的作用在于联系。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挂牌后,省工商联党组把它作为一件大事在市县工商联抓落实。省工商联不但召开专门的会议推动部署市县投诉服务中心的挂牌成立,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在工商联的各种会议上强调落实。在全省工商联的努力下,当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市县工商联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基本落实了省工商联提出的“全省一张网,三级联动”的战略布局。后来的事实证明,迅速推动市县把这个平台建立起来,才能让平台尽快达到为全省民营企业服务的诉求。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各级投诉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全省深化改革一类项目清单,要求必须“硬账硬结”;时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兆民大力推动省委统战部将各级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纳入到统战工作年度督察和考核内容。这样,全省各级工商联陆续动起来,投诉服务中心建设步入快车道。
    为实现“全省一张网”,确保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则、统一流程、统一管理,湖北省工商联在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建设伊始就下功夫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机制。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诉求受理工作办法(试行)》及《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诉求事项办理联络员工作规范》。同时修订和完善了科学可行、便于操作的《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法律服务库管理办法》、《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购买法律服务项目标准及付费办法》、《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律师值班制度》等等。
    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统战部有力指导和大力推动,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前瞻规划,有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大数据”“云计算”做技术支撑,这注定了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从挂牌的那一天起,就是“高起点”出发。
    突出一个“情”
    省工商联领导班子认为,我们要用“情”去为民营企业家服务,用精神架起桥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工作。一个重重的“情”字,表达了湖北省工商联工作的基准。
    的确,投诉服务中心成立以后,仅仅是线上转办,收到有关部门办理回复,本次服务就算办结了。真实的情况是,企业投诉的事项很多是要线下去督促、协调的。投诉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企业的事奔波。甚至为了解决企业的困难,不惜动用自己老同事、老同学、老乡的关系。
    随州程力小额贷款公司,于2019年8月向省投诉服务中心提交诉求,请求帮助解决法院生效判决多次执行困难问题。省投诉服务中心在详细了解并鉴定诉求情况后,按程序将该诉求转办至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协调解决该执行难问题。后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指令其他法院异地执行,生效判决执行到位,帮助随州程力小额贷款公司成功收回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2962万元。
    鄂州市的湖北大通互联网物流股份公司,于2019年9月向省投诉服务中心提交诉求,请求帮助追回其债务公司应得土地出让金。省投诉服务中心在详细了解并鉴定诉求情况后,按程序将该诉求转办至武汉市人民政府并持续跟踪关注,协调解决该债务问题。经过努力,湖北大通互联网物流股份公司于2020年4月成功追回剩余2861万元债款。
    这仅仅是他们用“情”为企业服务的一个缩影,每一个案件的解决,工作人员和领导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汗水。湖北省投诉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到目前为止,省投诉服务中心累计受理诉求事项8537件(其中线上4500件,线下4037件),已办结8510年(线上4473件,线下4037件)帮助企业追回、解封、解冻资金产超43.52亿元。平台注册用户100.5万户,认证企业93.5万户,认证商协会1317家,入库律师1283人成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数据,为了解掌握、研究分析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入驻各级党政部门联络员6353人,各级联络部门4218个,形成了诉求实时受理、政企在线沟通的工作闭环。
    投诉服务平台,不仅仅是接受企业的投诉服务,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全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平台,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学习教育、金融服务、招投标项目、调查研究等专栏先后上线。2022年,开设了“喜迎二十大”“聚焦二十大”专栏,不断传送会议精神、学习体会等,成为宣传主阵地。搭建金融超市,入驻建行、湖北银行等金融机构10家,促成银行授信335笔、金额9986万元。持续推送惠企政策,累计发送489条政策速递、177篇政策原文,推送《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汇编》。创新开办“联企e课”,联合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办惠企政策宣讲,平台浏览量达29.7万人次,增强民营企业政策知晓率和获得感。举办“万家民企助力就业专项行动”专区,有2.64万家民企参与,提供就业岗位18.4万个,浏览量达141.8万。促成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人数4.98万人,募集见习岗位数5.31万人。联合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将全省政府采购和工程建设招标信息链入平台,企业通过平台实时浏览查看,了解掌握最新招标信息,开通一周就提供实时招标信息4.5万条,浏览点击量达3.6万次,受到民营企业家的广泛欢迎。
    历史在这里前进
    再回到武汉市首义路71号那栋红楼。它是老武汉人梦的记忆,文艺家们在它的身边创作着,挖掘着武昌光荣往昔的故事。
    2022年5月,红楼又换了主人,刘顺妮继续担任省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提出要把投诉服务中心平台建成工商联的大数据平台,省工商联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配合投诉服务中心的工作,要纳入到全省工商联工作的一盘棋。
    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宁咏在调研投诉服务中心时强调,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数据化手段,提高精准化综合服务能力,把中心打造成为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多元化平台,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勇政同志代表党组铿锵表态:各级工商联要站在讲政治、讲担当、讲质效的高度,切实把做好投诉服务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省工商联作为“娘家人”,要带着真感情、下足真功夫服务民企发展。要通过帮助企业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同民营企业建立更加实在、紧密的联系,让民营企业在每一个诉求办理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投诉服务平台基础在建,关键在用,要不断巩固体系、完善机制、强化网络、创新应用、拓展功能,提升科学化精准化服务水平,把投诉服务平台打造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红楼的主人们努力做好桥梁和纽带,他们想为民营企业沟通出一条坦途,让他们未来顺风顺水。
    春色关不住,江水尽朝东……
    (吴浩)
(图1)2022年11月14日,湖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宁咏赴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调研
(图2)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省联党组书记胡勇政调研平台建设
(图3)湖北省工商联主席刘顺妮召开平台诉求办理分析会
(图4)2018年12月24日,湖北省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