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12-09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四部门发文规范“银行”字样使用 |
|
|
|
|
|
|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个人等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情况频繁出现。对此,多部门联合出手整改。 银保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银行”字样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以落实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银行”字样的使用。 《通知》对“银行”字样使用的主体范围、名称含义、整改规范、宣传教育、参照适用情形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下一步,上述部门将共同开展违法使用“银行”字样行为的整改规范工作,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当前,一些并非从事金融业务的工商企业使用“时间银行”“粮食银行”等“银行”字样。实际上,相关名称完全可以用“宝库”“仓库”等其他名称替换,既满足合规要求,也不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 对于“银行”字样在名称中的使用,商业银行法已进行过规定。根据商业银行法,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此外,严格控制企业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也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基本原则。 违法使用“银行”字样,容易对社会公众造成误导,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依法应当予以整改规范。据悉,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近年来查处了多起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案件。但是,商业银行法对应条文中对于“单位”“名称”等规定过于原则化,并且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当前出现了在微博、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上违法使用“银行”字样、引发公众误导的情况。 例如,有的地方推广公共项目平台时违法使用“银行”字样,并通过公开挂牌、媒体报道等形式进行宣传,社会影响恶劣。因此,有必要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对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予以明确细化,并进一步指导后续集中整改行动,严格落实合规要求。(张琼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