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2-08
2022-12-08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商会+”画出谷里发展“同心圆”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通讯员金艳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099
    
    为把优秀民营企业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团结起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商会通过创新“商会+”模式,将服务会员、互利共赢、发展经济、贡献社会的宗旨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前沿,引导本土企业家回馈故里、反哺家乡,画出推动谷里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同心圆”,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谷里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商会+党建联盟
    擘画凝心聚力“同心圆”
    谷里街道商会先后获得江苏省“四好”商会和全省工商联商会组织先进集体、全国“四好”商会等荣誉称号,班子成员中有5人当选江宁区人大代表、6人当选区政协委员。
    针对会员企业规模小、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等特点,按照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有作为和政治引领好、队伍建设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五有四好”标准,制定具有谷里特色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和党员管理制度,同步推动企业培育和党组织孵化,引导会员企业成立12家党支部,将96名党员纳入管理。
    商会党建联盟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魂”理念,聚焦服务党员、服务职工、服务创客,建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平台,通过定期推送学、交流研讨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延伸到每家企业、覆盖到每名党员。建立商会党建开放化合作平台,促进商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打造网络型、学习型、服务型、开放型商会党组织,实现企业党建与经营发展同频共振、互促融合,以党建带会建,擦亮谷里街道商会党建品牌。
    商会+管理升级
    擘画民主办会“同心圆”
    一方面,打造会员之家“硬件”。2020年,谷里街道商会规划建设新的商会阵地,新商会之家坐落于特色田园乡村徐家院,以“六有”标准规范建设,设计打造五“心”阵地:初心驿站、近心长廊、会心院子、匠心学堂和益心微家。商会之家不仅充分展现谷里优秀民营企业家风采,更为会员交流学习提供场所平台,累计开展企业家沙龙、节日节气活动、学习交流培训等百余场。
    另一方面,谷里街道商会用好规范管理“软件”。制定《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商会章程》,完善财务、档案、会议等内部管理制度,商会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专人专职负责商会年检、法人变更等工作,保障商会规范化建设。召开谷里街道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依法依规增设监事。监事由会员企业中的发展好、社会效益佳的企业总经理担任,对于未来进一步规范商会履职尽责、最大化发挥职能具有重要作用。
    商会管理全面提档升级,章程细则完善明细,副会长、理事、监事等各司其职,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
    商会+高效服务
    擘画协同发展“同心圆”
    当好协调员。谷里街道商会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招工难、维权难等问题,主动发布招聘信息,开展培训交流,组织集中展销,助力企业拓市场、接订单。
    当好信息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将惠企政策、市场信息传达到商会企业,通过建议提案、建言献策、政企恳谈等渠道,把企业的诉求困难反映给党委政府,打通政府联系企业“最后一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当好服务员。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举办各类学习活动,着力提升会员素质,促进会员企业转型发展。成立商会法律顾问工作站,建立总经理与律师对话制度等,共同搭建非公有制企业法律专家服务平台,构建公平正义的法律环境。2022年5月,商会参加南京市“助企纾困”公益法律服务主题活动,签约“商会调解工作室”,法治护航、行稳致远。
    商会+公益慈善
    擘画光彩事业“同心圆”
    勇担社会责任。谷里街道商会设立金牛基金会,募集捐款近300万元,组织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光彩事业”“精准结对帮扶”等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紧扣谷里街道“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镇”定位,商会大力引导涉农会员企业建立土地股份合作和农民专业合作等现代经营机制,统一打造“春牛首”“香草谷”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引导企业抢抓“互联网+”机遇,大力发展乡村电商,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店”。目前,街道已发展电商33家,累计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2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成为南京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依托“绿篮子”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托底保障经营,年销售农产品1200吨,销售额600万元。
    按照江苏省部署开展的“万企联万村”行动要求,鼓励企业主动融入江宁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两村一居”建设大局,在村庄内开展居民学堂、志愿者微服务等活动,挖掘传承谷里鱼圆制作技艺,以及打糍粑、舞旱船、谷里民歌、张溪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员单位松鼠咔咔乐园、新塘蜜蜂村成为江宁西部乡村旅游组团的重要构成,累计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5亿元。辐射带动本地农民开展餐饮、农产品销售等多种经营,2021年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近2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有力促进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
    (图)南京市江宁区工商联(总商会)在谷里街道商会举办“四好”商会建设现场学习观摩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