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1-18
2022-11-18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提升渠道智能化 理赔开启“大数据通道”

中国人寿加速数字化转型

作者: ■董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86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人寿将数字化转型作为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举措,围绕“数字、赋能、融合、安全”理念,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赋能,加速向管理智能化、产品线上化、经营协同化、渠道无界化的世界一流金融保险集团迈进。
    数字化让金融更精准,也让金融更温暖。中国人寿将数字化融入深层服务,不仅努力提高运营管理的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拓展线上服务渠道,提高业务线上化率,还持续加快线上线下互融互通,提供全渠道、全触点无差异服务体验,实现“一步到位、一站服务、一键安心”。
    例如,中国人寿充分发挥综合经营优势,打造App端、微信端融合交互的轻量级聚合平台——国寿联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品质综合服务体验,并通过引入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多轮对话技术等多重技术能力,全天候为客户提供服务。在数字化加持下,国寿联盟已支持多款保险产品线上自助购买,用户可以一键下单、便捷到家。
    江苏的张奶奶是中国人寿寿险APP“尊老模式”的粉丝。“我眼睛有点花,这个‘尊老模式’能放大字号、语音播报、远程视频等,帮我解决了看不清字的问题,真是太方便了!”张奶奶感叹道。近年来,中国人寿持续推进运营服务数字化转型,主要业务线上化率进一步提升。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全面升级App服务,从“精简便利、美观舒心”体验角度出发,为客户随时随地提供触手可及的智能保险服务,同时还打造与柜面服务同质的空中客服,满足客户线上业务办理需求,并全面投放自助终端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天候自助缴费、信息查询、业务申请、凭条打印等服务。截至目前,集团寿险业务个人长险业务无纸化投保率达99.9%,电子化新单回访替代率提升至97.5%,整体理赔服务时效0.46天,理赔智能化作业占比约70%。
    在提升渠道智能化的同时,中国人寿还为用户理赔开启“大数据通道”,最大程度减少客户等待时长。例如,集团旗下财险公司通过“云端赔”“一路行”空中智赔小程序,以及理赔作业处理平台,实现数字化一站式服务,理赔时效大大缩短。自上线以来,“云端赔”累计报案约114万件、视频查勘约9.2万件、上传单证约642万个,为理赔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金融行业数据高度集中,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阵地,与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深度融合的智慧金融,逐渐成为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持续增强智慧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中国人寿不断修炼“内功”,特别是通过打造投管“黑科技”,为决策、投研和运营人员提供一站式、深度人机结合的用户体验,致力于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入实体经济。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黑科技”就属CLIMB平台。该平台以投资数据为中心,广泛应用微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RPA等前沿技术,功能覆盖投资数据分析、投资过程管理和投资数据管理,涵盖组合管理、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品种投资、信用管理、运营管理等关键业务环节,可实现投资业务的精细化管理、自动化运营和数量化决策。平台由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开发建设,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示范效应,也标志着中国人寿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数字化运营服务矩阵,有效实现资产及投资风险管控。
    针对养老金管理,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养老险公司牵头制定多项行业技术标准,多项科技成果成为行业标杆,其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的“国寿年金指数”,已成为行业最具代表性的指数化管理工具。针对另类投资,中国人寿持续建设“1+N”另类投资系统群,并建成企业级数据平台,实现集团全口径投资业务数据全汇聚,使另类投资业务数据管理服务由“被动”升级为“主动”管理,全面提高工作质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