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1-18
2022-11-18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北京促成首例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47
    【据新华社北京电】“过去从高校获得技术专利许可至少需一年,如今从双方启动协商到协议签订只需半个月,没想到还是‘零门槛’。”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毅说。
    近日,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以“零成本”从首都师范大学获得专利“阶梯加热红外热破技术测量厚度的方法”的使用许可:公司在一年内可免费使用该专利技术,一年后再开始支付第一笔专利许可费用。得益于“先使用后付费”这项新政策,该团队已迅速基于专利技术开展新一代产品研发,步入转型升级的快车道。这是北京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的首例。
    “‘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主要是为解决中小企业使用高校科技成果面临的渠道不畅、许可费用高等问题。”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说,该模式将代替此前“一次性买断”的“先付后用”模式,降低成果转化门槛。
    北京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多、发展速度快、技术创新需求大,理应是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但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看,中小企业还不是承接科技成果的主体。
    瞄准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痛点,近期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多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开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鼓励高校院所通过许可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授权中小微企业先行使用,同时约定后续收益,降低双方合作门槛,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流动,更好发挥中小微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张漫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